作为教师,谁还没上过几节公开课呢?

教学不是表演,王旭明建议取消教师公开课。

王旭明何许人也?他是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原社长。

王旭明的原话是这样的:涨姿势的图片

教学不是表演,建议取消各种各样的公开课、示范课等。如果想听课,请到学校,请到课堂。不许再折磨和摧残学生,所有公开课、示范课都是把学生从教室里头拉到讲台上,配合老师来做表演,老师上课之前还要排练若干遍,这是对学生权益的侵犯。

我认为教好书、上好课,就是一个老师的本职工作,我们不应该再加压做研究、上示范课。有这些兴趣的人可以,绝不能要求所有老师都去上公开课、示范课,都去写论文。这是恶劣行为,应该制止。

看到王旭明这段话的教育界同行,可能都有话想说、有话要说。

做学生时,我的老师上过公开课。当教师后,我听过无数节公开课,校内的,当然也有校外的,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带来的公开课。

这些公开课中的大多数,都是这么打磨出来的:一次又一次的试讲,一句话一句话的推敲,甚至连语气都得注意,追求的就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完美到零差错的极致的境界。

在一次次的评课过程中,授课者会被说得一无是处,一次次自我怀疑,一次次抛弃自己的想法,极力向别人的建议上靠,教学的个性荡然无存,对年轻的教师尤其如此。

我总担心有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新教师,会被打击得信心全无。

听过一个年轻教师的课,觉得是一个大有前途的好教师坯子。但是,人家最后改行了,其中公开课前没日没夜备课的煎熬和折腾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平时上的家常课,根本不可能长成公开课这个模样。

更有甚者,有的授课者会反复折腾一个班的学生,连学生的发言都是落实到人落实到如何回答的,因为教师的评价也是提前预设好的。

这样的课堂,想想也是恐怖。

作为教师,我自然也上过所谓的公开课,数量还不算少。

我脸皮薄,绝不可能揪着一个班学生把同样的教学内容上两遍。若这样做,我是没脸再面对这些学生的。但我也没勇气和底气备好课后就走上讲台,我也是要试讲的。

好在语文课嘛,一人两个班是标配,我就在一个班试讲,然后在另一个班展示。

其实,这种做法对学生也是一种伤害。他们又不傻,被你选择试讲的班级,学生就知道你抛弃他们了,他们在你眼里心中都不如另一个班的学生。

这种结果也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但实在没有办法。

印象中,我没有用别人的班试讲过,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别人有可能不喜欢我这么做。

你用一节精雕细刻千锤百炼的课,去别人的班表演,就难免让学生把自己老师的家常课和你的表演课对比;再说了,本来就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换一副新面孔,学生的听课状态也跟平时不一样——你这是来砸锅的吗?

再说了,你的安排不可能跟别人一样,人家安排一节课的内容,是放在一个单元里边,甚至更大的范围中宏观考量的,你有可能会打乱别人的整体计划。

还有,你也有可能根本不会构成对别人的威胁,但不管你讲得好坏,你就这一节课,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别人可是要承担你讲课的所有后果的。如果你讲得好,学生也许会对自己的老师产生想法;如果你讲得差,人家可能还得返工。

我觉得自己也算是个高敏感度的人,上边的想法大概率是我想多了。

一定有人喜欢公开课,公开课可以让某些人名利双收;也一定会有人厌恶公开课,公开课让很多人饱受折磨。

喜欢也好,厌恶也罢,做了教师,谁能避免在公开课的泥淖里摸爬滚打几遭的命运呢?

一分为二来看,公开课也不是一无是处。我自己就从不少公开课(包括别人的公开课和自己上过的公开课)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别人的就不说了,就说自己的。人都有惰性,如果有任务派到你头上,必须上一节公开课,那你就会被逼着钻研教材,学习比较不同的教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这个过程中,你真的能快速成长。

王旭明的呼吁,应该没什么用处,因为他的头衔中带着个“原”字呢。即使当初他在位上这么呼吁,会不会有用,我也是持怀疑态度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作为教师,谁还没上过几节公开课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