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评价他人的,绝对没艰难努力过

最近两周,突破跑步10公里之后。每次跑步,都感觉酸甜苦辣的。

跑步,或者,突破这件事,真的不容易。虽然我上周感觉跑步上瘾,上瘾的是跑过6公里的时候,臀腿感觉很有力的感受。特别是最后的一两公里,奖赏感特别的强。
但是,没有一次,从头到尾都是感觉轻松的。每一次的前面3公里时候,会感觉脚腕不舒服了,膝盖疼了。而且我的路线在这时候,一般是小上坡。那脚步总是要,咬牙抬高。一步,一步。再开大音乐,哄自己跑过四公里,五公里。涨姿势的图片

伴随突破跑步的还有伤。第二次跑完10公里的时候,右脚起了血泡。跑完11公里的时候,左脚起了血泡。

血泡跑起来不一定很痛。血泡太大了,昨晚把水给压出来了。今天跑完,走路疼。
如此等等,并不是抱怨。而是,我们若没有自己突破,没有自己用力去做,往往会忽略这些难度,和伤。

我说的是在孩子们的学习成长中,我说的也是身边的人,同事,朋友,他们在生活,突破,努力爬坡的过程中。
特别是孩子的学习。
如果我们能时时提醒当一个人突破,提升的时候,本身这个过程就是很不简单的,那么,我想可能我们就不会胡乱的去指责:‘又不认真,不努力。你怎么总是这样?’
这样的指责,只能是泄劲。只能是告诉ta,“我就说,你不行。”
这些声音,仅有的作用是,拉人下水:停止努力,或者觉得自己不行。
对于成年人也是一样。

做哪一样事,想做好,想发生变化,想做大的改变,都不容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人再给泄泄劲,真的好难。

对于我来说,从哑巴英语,练习英文,成为老师。最能共情学生开始的紧张,不自信,磕磕巴巴。从而,以支持的角度,鼓励的角度去教学,去互动。
在过去的许多教学和测评中,我会去积极肯定孩子的能力长项,再想哪样的课堂活动或者练习,可以撬动ta的能力。这个过程是挑战性的,能力建设的过程。
这时候,最讨厌的是遇到家长说:“我觉得ta根本读不懂这个,ta上课听不懂。”

凭的是什么,就如此“贬低”自己的孩子呢?

根据观察,一个根本原因是:家长一般自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学习过程,继而没有体验和了解细致的过程。而从故事的单词,长度等判断。

也就是说,往往是那些,没有真正经历过突破,高阶水平的人,反而妄下结论,对别人的学习/练习过程,轻易做出评论。
这样的评论,毫无建树,但是颇具伤害。
这会让那个老听见这样评价的人,在学习/做事中遇到挑战困难时,会想“真的好艰难,我好像真的不太行啊。”
如此的想法,只会让人不想再咬牙坚持,也就不会突破。也就不会尝到提升的喜悦。
而如果我们能够体验和理解,一个孩子在学习中,提升中,必然会感觉“有点难”,但是,我们给他鼓励,和练习的机会,ta一定会突破提升的话,可能我们发出的声音和关注会不一样。
“哇,你尝试突破了,好棒。”
“哇,这真不容易,你一直练习,真牛。”

“你知道,你读的这本书,我都没读过呢。”

“天呐,这么难的动作,你搞定了!”

大家可以想想,自己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听到鼓励的声音时感受是什么?
当我跑步时候,听到路人的一声“加油”。我感觉到“被看见”,感觉到“被支持”,我的脚步加快了。感觉有力量了。
当我创业艰难的时候,我的导师说,“我全力支持你,任何事。”你眼泪流下来,第二天是行动的一天。
在做教育和做事情这么多年,我发现,我们太“迷信”自己独立学习的“有效率”。
而进入“高段位”的学习,进入真实项目的做事,都不可能是自己“单独”做事可以成的。你周围的人会影响你的想法,你的意志,你的思维方式。
在这种理解之下,我们想自己突破,我们希望孩子成为厉害的学习者时,应该改变视角:

1-当突破提升时,本身艰难。–就不要再做一个评判者和泄气的人了吧。
2-当你希望突破/提升时,寻找同盟,关注环境。—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意志力”,重视他人给你的支持,离开那些给你“泄劲”的人和环境。
3-如果你自己经历过突破和提升的困难,你就会变得谦逊,会对他人的努力和爬坡,产生共情,情不自禁地说:“加油哇。”
也许这是为何,到现在为止,我所获的支持和无条件地信任,反而来自于那些已经特别牛的人–因为他们自己真的超级努力过,困苦过吧。
那些常常给人泄气的人,我打包票,自己就没眼睛盯着脚下,拼命努力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爱评价他人的,绝对没艰难努力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