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多少恨,惟化一声叹息——读张爱玲《多少恨》

张爱玲的小说,写得最好的是《金锁记》。无论文学性、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

 

傅雷曾盛赞:“《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我不怎么喜欢《金锁记》,也不心怡久负盛名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或《倾城之恋》、又或《沉香屑》那两炉香。我最喜欢的是《多少恨》,次之是《十八春》,二者都属于通俗小说,都是“有情人未成眷属”,看过后都让人心生怅惘。

 

《多少恨》一开始是张爱玲写的电影剧本,后来又改编成小说,篇幅不如《十八春》长,知名度也不如《十八春》高。

 

小说讲述了夏宗豫和虞家茵没有结果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旧上海,两位主人公男才女貌,相互吸引,但因有夏宗豫的乡下太太和虞家茵不成器的父亲夹杂其中,还有个神神叨叨的女佣人唯恐天下不乱,二人注定有缘无分,小说以虞家茵不告而别结束。

 

家庭教师和男主人相爱,最后为了尊严离开,这情节很容易让人想到《简•爱》,但《多少恨》却没有《简•爱》那样的美满结局。

 

我在很多年前看过这篇小说,当时就被这伤感的故事和绝妙的文笔吸引住了,摘抄了里面的很多句子,反复玩味。前些日子重新读了一遍,仍然被深深地打动,唏嘘不已,恨不能走进书中,把男女主人公极力劝说一番,让他们走到一起才好。

 

有人说张爱玲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自私的男女,在性格上都算不得完美,《多少恨》应该是个例外。男主人公夏宗豫家境富有,却并不是纨绔子弟花花公子。他有责任感,洁身自好,虽然婚姻不幸福,但遇到了喜欢的女子,也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女主人公虞家茵年轻貌美有学识,虽然生活拮据,却自尊自爱,不贪慕虚荣,当幸福要用尊严来换取时,她毅然选择了后者。

 

男女主人公邂逅在电影院,家茵和朋友相约看电影,朋友有事没来,便把票转给了迟来的宗豫。“那人和家茵对看了一眼。本来没什么可窘的,如果有点窘,只是因为两人都很漂亮。”万千人中,他遇到了她,这里的“窘”有点一见钟情的意思。

 

后来机缘巧合,两人再次相遇,夏宗豫送虞家茵去雇主家,发现她竟然就是自己女儿的家庭教师,这一次见面,二人心中应该有着不小的震动。

 

家茵喃喃地道:“自从那时候……又碰见了,我就……很难过。你都不知道!”宗豫道:“我怎么不知道?我一直从头起就知道的。不过我有些怕,怕我想得不对。现在我知道了,你想我……多高兴!……”

 

虞家茵没有重逢的惊喜,只感到难过,因为她知道自己喜欢的这个人已经有了太太和孩子。故事尚未开始便面临着结束。

 

虽然夏宗豫后来也解释过,他是包办婚姻,和乡下的太太没有感情,在遇到家茵之前,也是一直想离婚的。但家茵仍然觉得是自己的出现破坏了别人的家庭,自己父母离异,她不想让别人家的孩子重蹈覆辙;虽然在那个时代,男人可以娶好几个妻子,多病的夏太太怕被丈夫休掉死后变成“无家之鬼”,宁愿和家茵共侍一夫,甚至哀求家茵,自己反正已活不了多久,让家茵等她死了,就可以名正言顺做夏家女主人了。但这对于虞家茵来说,不仅愚蠢可笑,也是极大的侮辱。

 

另外,虞家茵有一个下三滥的父亲,早年吃喝嫖赌,抛弃了家茵母女两人,不但没有尽到父亲应有的责任,晚年还找上门来搜刮并不宽裕的女儿。看到夏宗豫这位“大老板”对女儿有意,竟然上赶着让女儿做姨太太,还处处以“老太爷”自居,给夏的工厂带去了不少麻烦。所以,尽管内心充满了挣扎和不舍,虞家茵仍然离开了上海,远走厦门,去应聘一份她本不愿意做的工作。

 

等到第二天,夏宗豫匆匆赶来,已经是人去楼空。他茫然四顾,回想和家茵的过往,恍如一梦。

 

“他走去把花拔出来,推开窗子掷出去。窗外有许多房屋与屋脊。隔着那灰灰的,嗡嗡的,蠢蠢动着的人海,仿佛有一只船在天涯叫着,凄清的一两声。 ”

 

读罢这最后一节,只觉难言的惆怅袭上心头,就像《红楼梦》里香菱所说“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浅浅的苦,淡淡的涩,萦绕舌尖,良久不去。

 

这世间的人和事啊。

涨姿势的图片

不是每次相遇都能演绎一段故事,不是每次邂逅都能成就一段传奇。更多的时候,仅仅是惊鸿一瞥,再无交集。

 

心中多少恨,惟化作一声叹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心中多少恨,惟化一声叹息——读张爱玲《多少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