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游舒塘

桃江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溪河纵横,丘陵形胜,分布不少传统村落和深巷老街,如马迹塘老街、花园洞传统村落、舒塘老街等,既是老一辈人铭刻于心的美好记忆,也是文人游子魂牵梦绕的缕缕乡愁。
追溯历史,花园洞传统村落、马迹塘老街、舒塘老街人文积淀深厚。走进马迹塘,茶香扑面而来。马迹塘为桃江千年古镇,坐落于资水与沂溪交汇处,三国名将关羽策马跃沂溪留下深深的马蹄印,地名由此而来。明清时期,马迹塘有三堂六巷九码头、七十二客栈,茶行、商铺四百余家,一度呈现商贸繁荣局面。特别是每年一到茶叶上市时节,茶商云集,人欢马叫,热闹非凡。清代诗人黎光地目睹茶事盛况,赋诗感怀:“春晓马蹄疾,每闻茶市喧,沂溪抛玉带,香炉生紫烟。”马迹塘老街留下几十间隔衡对宇的木壁老宅,马迹塘扎故事、马迹塘油豆腐、马迹塘铁匠铺曾经一度鼎盛于此街。
涨姿势的图片

踏访花园洞,呈现于眼前的是一幅小桥流水、蕙兰滴翠的美丽画面。相传,22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曾在桃江生活十二年,他行吟泽畔,志洁品廉,隐居花园洞读书吟诗、种植兰花,花园洞由此得名。花园洞坐落巍峨的紫阳山麓,境内的书房村、三闾桥、秀英墓,与田畴桑竹交相映美。舒塘老街位于舒塘社区一隅,南傍资江,在明清时期就是一个古老小集镇。当时桃江境内由江埠码头形成集市的老街只有两处,舒塘老街和马迹塘老街。舒塘老街曾经有一个八角亭,飞檐翘角,雕龙绘凤,可与益阳裴公亭媲美。亭子里挂了一口大钟,可惜在1955年被运往灰山港炼了钢铁。相传,唐朝裴度年少时在这里读书求学,后参加科考试中进士,官至宰相。裴度为人正直,出淤泥而不染,在整个昏暗的唐朝中后期,品行正,腰杆直,他举荐贤臣无数,直言敢谏,为一代忠臣良相。后人纪念裴度,建了一个亭子,将这个地方取名“书堂”,以此勉励晚辈以学长裴度为楷模,发奋读书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书堂这地名一直沿用至明朝初年。后来朝庭在此设置塘汛,驻军防守从龙阳(现名汉寿)至益阳的驿道。有诗为证:“处处清溪处处桑,绿云低护古时塘。” 舒塘地名由此而来。在民间,至今流传着爱国诗人屈原在花园洞读书植兰的佳话、三国名将关羽在马迹塘老街铁匠铺磨刀的故事,陶澍少年时期在舒塘吟诗题联的美谈。

行走于传统村落和老街,披戴岁月沧桑,感受现代文明气息,有所观有所思。花园洞村是我县唯一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的自然村落,2018年我县争取中央专项资金修缮了11栋仿古民居,恢复了当年村民为方便三闾大夫屈原出行的三闾桥,建立了弘扬屈原志洁行廉精神的花园洞兰圃,令人心仪神往。但笔者发现,马迹塘老街、舒塘老街等地方,由于老街旁边新修了县道或省道,承载了人流车流物流,古建筑没有专人看管,长期遭受风剥雨蚀,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传统村落和老街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笔者想,通过修缮加以保护利用,开展好对传统村落、老街保护利用的宣传活动,将其口耳相传的历史掌故记录整理出来,通过电视广播、公众号、抖音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其沉淀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同时通过修缮古建筑,挖掘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桃江竹旅文体康发展增光添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走“马”观“花”游舒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