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龙马的缘份

今天“周老师”再上岗,这回不教语文,讲历史。因为参与”新津地名故事进社区”活动,到了宝墩镇龙马村。回想起来,我与龙马乡(现在叫宝墩镇)还颇有些缘份。

涨姿势的图片

多年前,作为一名土记者,我去龙马乡宝墩村采访过一次。当时的龙马乡还未合并到新平镇,更没有更名为宝墩镇,是一个典型的不发达农业乡镇。虽说“不发达”,但在农业上也有些亮点。当年,人们都向往着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大企业,那里机会多,挣钱多,所以蜂涌至沿海打工,是个十分明智且流行的选择。而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背景下,也有不少沿海企业到西部寻找发展机会,而从沿海到内地来创业的个人就寥寥可数了。但在这一年,龙马乡宝墩村来了一位华南农大毕业的创业者,在村里租种了14亩田,利用所学搞无公害特色农业。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其时我刚到报社,对县里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无比好奇,人又年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成天带着相机笔记本东瞧瞧西望望,渴望每一期的”五津视点”栏目都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图片​

很快我采访到了这位名叫黄宇森的创业者,他身上弥漫着在田间地头努力实干的质朴。很快地,一篇《圆一个绿色的梦》出炉,讲述了他结缘新津的故事,还有创业的艰辛以及所取得的成效。黄宇森后来的发展如何?在新津呆了多少年?也许记者的任务本只是采访写稿,交完稿就万事大吉,但我这人还挺八卦,对采访对象的后续比较关注,于是隐约了解到他后来发展得不是很顺利,估计也没呆多久。

 

图片​

但龙马乡另有更令人瞩目的存在。这里有宝墩遗址,4500多年前的古城就是在这里。想想世界上大部分地方还是蛮荒之地时,我们的宝墩先民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筑城安居,种植水稻,创造出世界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人类早期文明。尽管认真起来说,现在的新津人未必都是宝墩先民的后代,反倒是十之八九是”湖广填四川”机缘巧合来新津的外乡人的后代,但是我们每个人,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这片代表着成都最早文明曙光的圣地,所表现出的情感,绝对都是既骄傲又自豪吧。从事地志工作一年来,随着对新津历史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对于家乡的情感也越发地深厚。以前培训听一位授课老师说自己虽不是新津人,但无比热爱新津,将来哪天与世界告别,死也要死在新津而非魂归故里。当时觉得他说得好夸张,现在总算弄明白了:新津,实在值得托付终生!

 

图片​

这次有机会到龙马与村民们交流,发现他们对身边的历史故事非常感兴趣。宣讲在龙马村村委会进行,他们早早地就到了会议室,男女老少各种年龄段的都有,不仅整个听讲过程十分专注,而且在提问环节举手也十分踊跃,这种热情令我有些意外。在手机精彩大过天的时代,村民们还能安安静静地坐了一个多小时,不玩手机不打电话不讲小话不打瞌睡,这只能说我们的基层群众多么需要历史文化的滋养!相信只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讲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地志文化就能在民间传播开来,传承下去。龙马村书记是个干练的女同志,她听完宣讲后颇有些激动,说自己虽是土生土长的龙马村人,可以前对”龙马寺”的来历竟然一无所知,对本土历史上为民请命具有”龙马精神″的郭之新也闻所未闻,这一次是真长见识了。村上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龙马村历史的发掘还请相关部门的同志多加支持~

 

这是作为一名地志工作者的我,最为感动的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我与龙马的缘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