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真的能决定命运吗

当我们内心混乱、脆弱、

悲伤、痛苦时,

试着去自我疏解;

 

当我们只能独自

一人面对艰难时,

可尝试专注当下,

与自己的情感联结;

涨姿势的图片

当我们不知所措,

背负沉重情感时,

也可试着自我觉察,

修复内隐记忆;

 

 

真的能决定命运吗

原生家庭

 

 

自从《都很好》的苏明玉,《安家》里的房似锦《欢乐颂》的樊胜美走进了千家万户后,心疼她们在原生家庭里的挣扎,拼尽一切要努力挣脱又不得不选择妥协。这让观众们在怒斥几位妈妈们的同时,也会从她们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身处当下的自己有多脆弱,多失败,多情绪化皆“事出有因”,一切原由都因为出身于一个极度缺爱的原生家庭。

 

如果还是单身,少不得会与父母加深隔阂;

若是已为人父母,又难免想在孩子身上过度补偿;

 

 

但“原生家庭”真是当下自我困境的万能钥匙吗?真能揭露所有人身上的沉疴旧疾吗?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精神科医生Murray Bowen 在其家庭系统理论中提出: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是指儿女在成年之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即人们生长的最初环境。他认为,人们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来自于家庭中的互动、家庭成员对家庭整体感和对他人距离感的需求,只有先解决个体对原生家庭的情感依附,个人才能分化出更成熟健全的人格。

 

这一概念的出现到被国人的熟知经历了几十年,随着豆瓣“父母皆祸害”组的成立,还有《巨婴国》一书的流行,“原生家庭”成为网络热词,网友们各抒己见的讨论,心理学家们对相关理论的普及以及大众媒体对类似话题的呈现,“原生家庭”逐渐成为社会大众回溯过往、自我疏解、寻求共鸣的权威工具。

 

日落黄昏的晚霞

一缕一缕总是铺得蓬勃

仿佛相知多年的好友

每次见面

都是岁月静好的安适

 

 

 

过度解读或部分解读使人们更倾向于将人生的所有痛苦、性格弱点、人际交往、情感模式都归咎于成长环境,即原生家庭。

 

然而“原生家庭决定论”在学术研究界也是倍受争议的。

 

心理学家Neiderhiser、Vukasovic、Bratko和Briley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我们的性格,大约 40% 源于先天遗传因素、60% 源于非共享环境的影响,而几乎不受到共享环境的影响。

《教养的迷思》作者Judith Harris 也强调:家庭教养对儿童成人后人格直接影响比例,不足10%。

Robert Plomin主编的《行为遗传学》也指出:我们所具有的主要特质(比如智力、情绪、性格和健康),要么受先天影响最大,要么受非共享环境影响最大,而受共享环境影响常常很小。(引自《原生家庭不是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而观众热衷谈的原生家庭,就是共享环境的一部分。

 

 

 

因此,当我们在过度使用“原生家庭”,

强调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时,

或许也可以适当反思:

我们真正想要,或者真正被遮蔽的事物是什么?

真正害怕面对的是什么?

除此之外真的没有别的原因了吗?

 

 

 

也许除了那些伤害与痛苦,是不是也应该看见父母的教育背景、生活焦虑、个人遭遇所对他们造成的影响;

 

是不是也可以看见,从权威式的家长环境到如今能对自由主义的追求,历史大环境的改变也使得代际冲突明显也我们成长的必经过程。

 

 

 

孩提时代的我们对世界是无知的,好奇的,也是容易被环境所驯化的,甚至能选择的路是非常缺乏的。然而成年的我们,认知社会更为全面,生存能力更强,能做的选择更多。

 

当我们内心混乱、脆弱、悲伤、痛苦时,试着去自我疏解;

 

当我们只能独自一人面对艰难时,可尝试专注当下,与自己的情感联结;

 

当我们不知所措,背负沉重情感时,也可试着自我觉察,修复内隐记忆;

 

我们在负重情绪前行的同时,也许会找到除了“原生家庭”以外的其它答案并与之和解,再次成长开启新的征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原生家庭真的能决定命运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