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心底的乡愁

有一首《过年歌》是这样唱的:“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年初一蹶着屁股乱作揖。”可以说从腊月间开始,过年的大幕就被徐徐拉开,人们就为“年”而忙忙碌碌:祭灶官、扫扬尘、装香肠、熏腊肉、包粽子、蒸发馍馍、磨汤圆、办年货……空气中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涨姿势的图片

腊月的最后一天是除夕,俗称”三十夜″。这一天须起个大早,因为将分外忙碌,一早要在门上贴春联,贴门神,一表示喜庆,二驱逐邪恶。有的农家还要在果树上贴红纸钱,预祝来年硕果累累。

 

准备年饭要来个全家总动员,杀鸡宰鸭,打酒买醋,事情多多;而在外地工作、生活的亲人,不远千里万里都要赶回来”团年”。中午或晚上祭祖之后,便可热热闹闹坐在一桌吃”团年饭″了。“团年饭”是一年中的大餐,自然是特别丰富:有鸡,图个“大吉大利”;有鱼,寓意“年年有余”;有丸子,表明“团团圆圆”;有豆腐,祝福“福气满满”……

 

到晚上,小孩儿们最兴奋,因为长辈给发”压岁钱”了。拆红包,乐呵呵,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在欢声笑语中,共享天伦之乐。大人往锅子里翻炒花生胡豆,屋子里弥漫着香喷喷的味道,孩子们围在锅边,别提有多想吃了。这是旧历年的最后一天,照例要“守岁”,一晚上灯火通明,燃灯照岁。守什么岁?年长者“守岁”,是为珍惜岁月,留住光阴;年少者守岁,是为尽孝,为父母祈福延寿。

 

当午夜交正之时,正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新年的钟声敲响,四处鞭炮声乍起,绚丽的烟花在半空开放,人们在震天的响动中欢欢喜喜”接年”,迎接新年的到来。有的还不辞辛劳,赶到老君山等寺庙撞新年钟,上子时香,为的是抢个头彩,得到神灵的第一个眷顾。

 

 

从正月初一开始,便进入迎接新禧、祭祀神祖、祈求丰年的”过年”主题。

 

初一早晨起床后,孩子们穿着母亲缝制的新衣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早餐或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或吃挂面,意为长长久久。中晚餐吃的是除夕剩下的菜肴。早晨出门走喜神方(历书上标明大吉之方向)以求吉祥。出门前通常会先放一挂爆竹,叫做“开门炮仗”。人们外出相遇时无不笑容满面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吉祥如意”。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扶老携幼,来到纯阳观、修觉寺、玉皇观、宝华寺、老君山等地逛庙会,上香、游玩,尽享一日之乐。庙会在新津历史悠久,它既是宗教仪式,又是赶集市,各类杂耍和民间手艺都能在庙会上看到,还可以品尝到春卷、麻糖、油果子等各种小吃,过年的幸福滋味甜甜美美……

 

从初二开始,到宗祠向祖先排位拜年,到祖先坟前烧香化纸,敬献祭。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她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从初三开始“走人户”,亲朋好友互相串门拜年,互相设宴款待。客人提着礼物上门贺年,主人以花生、米花、瓜子待客。长辈还要给晚辈发“拜年钱”。有亲戚朋友多的,初三至十五日,天天走人户,把一年的宴席都在这十来天里吃完。

 

从初五开始,龙灯、狮灯、幺妹儿灯、牛灯在城里乡下舞动起来,敲锣打鼓,彩灯飞舞,花样繁多,活灵活现,有的还诙谐幽默,跟观众来个亲密互动。龙灯拜年,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大年初九的习俗是”赶观音寺″,寺内香火缭绕,人气超旺。清道光版县志有记载其盛况:“县南观音寺进香者,人海人山,四方云集,有来自数百里外者。香烟缥缈,烛熖重蒸,至日暮不已。”

 

初九到十五,较大的庙里要点“三官灯”(“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庙宇前竖立灯杆,点天罡灯、地煞灯数十盏。农村大林盘也要搭棚供“三官神”,点天地灯两盏。“三官灯”寓意在外的亲人能得到照顾。

 

 

农历正月十五叫上元节,晚上叫元宵或元夜,至此春节已近尾声。早上吃汤圆,晚上”闹元宵″。新津闹元宵的主要内容是烧灯,烧掉一切邪祟、烦恼和不顺利的事儿,期望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民国时期城关、太平、岳店子等重要场镇,元宵烧灯都很热闹。烧灯(主要是龙灯)时,人们站在街沿上,手持焰火花筒,喷射耍灯者;耍灯者在焰火中跳跃嬉戏,热闹异常。

 

猜灯谜,是新津人特有文化范儿的一个元宵娱乐活动,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年间。正月十五晚上,猜谜的人们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猜中的喜形于色,没猜中的眉头紧锁。此外,旧时当晚还有”偷青″的习俗。趁着夜色沉沉,去别人菜地里,”偷”青菜、青笋、豌豆尖之类的“青”,无非是表示全家一年清吉平安之意。被偷的人家并不着恼,因为“青”“亲”同音,不偷还不能表明相亲相爱。但这一习俗从农耕社会步入现代社会,几已绝迹。

 

在这个难忘的狂欢之夜后,新津人的年也就耍完了,开始一年的辛苦劳作。

 

 

从腊月到正月,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到处锣鼓喧天,爆竹不绝,人们放松身心,沉浸在这全民狂欢中。但在这段时间里也有一些规矩必须遵守: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打破碗盏,如不小心打碎就赶紧说”岁(碎)岁(碎)平安。″特别是初一,还不宜扫地倒垃圾。因为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扫不可,须得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生怕因此而破财。

 

有讲究的人家至今仍保有这一习俗,除夕夜里里外外扫除干净,大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用一大桶装废水,当日不往外泼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年味儿,心底的乡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