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那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

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
雅安一所幼儿园。
孩子们都午休了。一群幼师正围着桌子吃饭。她们也像我们一样,边吃饭边看手机。
突然地震了。
一群老师没有一个犹豫的,她们集体起身,沿着楼梯狂奔上楼,奔向自己负责的教室,叫醒熟睡中的孩子们。
一个老师一手抱着一个孩子,飞奔到门口,放下孩子,又转身向楼里奔去。
她们带领270名孩子有序撤离至空旷地。

涨姿势的图片 第1张

生死一线间,她们没一人犹豫,集体选择了逆行。

并不是绝不仅有。在这次泸定地震中,教师在关键时刻冲向教室撤离孩子的视频,我还看到了几个。对他们钦佩的同时,我不由得想起了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范美忠。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正在讲课的范美忠先于学生逃生,因此辞职。他22日在天涯上发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掀起轩然大波,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的讨论。

当年这一场讨论,影响很大。舆论开始一边倒地批评范美忠,后来情况就变得有点复杂。
2008年6月2日,人民网论坛发表评论《范美忠给国人出了个难题:我可以不做英雄吗?》。文章认为,范美忠给国人出了一个难题,我们既要赞许其诚实的可贵,又要谴责其对“争当英雄”传统美德冲击。这怎么办呢?难道为了维护传统美德的尊严,就把范美忠的诚实一块谴责?这也不行!因为诚实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同一天,张若渔在新华网发表评论《一个普通老师眼里的范美忠》,以一个忏悔者的身份自白:“我要有多少的勇气、意志和祝福才能跟范美忠勒石为碑、泾渭分明?我清楚且痛苦地知道,我与范美忠的距离看似很远,其实又是那么的近,可能不过隔着一场地震。我扪心自问,如果我处在范美忠的位置上,我会怎么办?我是会像他一样兀自跑掉,还是会和学生生死与共?这个问题在心中被问了无数次,但我始终不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以至现在,我已经拒绝回想和回答这个问题。我的恐惧和勇气一样强大,也一样渺小。”
今天重新想起当年的那场讨论,我惶恐地发现,我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所以,我对同行们在危急关头这种勇敢的表现总是格外感动。我也常常扪心自问:遇到相同的情况,我能像她们一样吗?事情没有发生在我头上,我不敢夸海口说大话,所以我就更佩服这些同行了。
但是,职业会不会对人产生影响呢?
我又想起了一部“古老”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
高干子弟赵蒙生,怀着曲线调动的目的到九连任指导员。他对连队的工作不安心也不称职。战士们积极准备投入战斗,他却通过母亲加速活动要调回大城市。在激烈的战斗中,一个个战友为国捐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赵蒙生身上军人的血性和责任感被唤醒了,他从一个心灵上的逃兵转变为刚强无比的战士。
还有疫情中逆行的医护人员。他们并不是天生就比我们普通人勇敢,但关键时刻,他们就成了英雄。
教室里。
地震发生时,学生们马上起身向楼下跑去。一个男生因脚受伤没法撤离,他前边的同学回头背起他一块撤离。在楼梯拐角处,经过短暂休息,继续背着受伤同学下楼。
向受伤同学伸出援手的男生,撤离的动作很明显比其他同学慢了些。
这是过命之交,生死关头缔结的友情是最珍贵的,俩人应该能成为一辈子的兄弟。我想象在未来的人生中,他俩之间也会发生小矛盾小摩擦吧,但只要想起这一刻,有什么过节不能放下呢,尤其对受了伤接受帮助的孩子来说?
楼梯上,一个脚受伤的女生在两个女同学的搀扶下,也迅速下楼撤离。
还是职业的缘故,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哪能不感动呢?
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抛开学习成绩,我遇到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善良的好孩子。有些孩子只是学习成绩稍差些,在单一的评价体系里,他们似乎就成了差生。
我不知道帮助同学的孩子学习成绩如何,但不管如何,他们都是好孩子。他们在危急时刻的第一反应,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年青一代身上的这种表现,总是特别让人感动。
我提醒自己,别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学生了。任何时候,做人才是最重要的,全面评价一个学生应该是老师的本分。
涨姿势的图片 第2张
《小时候》的作者桑格格是四川人。她在微博上发出“祈祷平安,我的家乡”八个字,还晒出了自己向雅安市慈善总会捐款一万块的转账凭证。
她的一个铁粉,也向甘孜藏族自治州慈善总会捐了666元,并写道“随格格略略尽心!祈祷!”
还有粉丝在评论区打听慈善总会的账号,也想尽尽心。
这是公众人物的行动产生的正向反馈,也让人感慨万端。
常常被感动,永远不麻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地震中,那些让人感动的人和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