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做做减法也不错

看到教室后边的黑板报,觉得有点用力过猛了。

首先是太满了。一眼扫过去,呼吸都局促起来了,气都有点喘不过来。

其次是色彩太复杂了。这次就轮到眼睛沦陷了,跌入色彩海洋的眼睛,无力挣脱出来。

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能做做减法,效果可能更好。

语文学习中的一些知识,其实也可以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选必上册刚学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学习过程中介绍过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涨姿势的图片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第一次出现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

冰山在海上移动是很庄严、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海明威用“冰山”来形容他的文学创作。他认为,一个好的作品应该只露出八分之一的内容,而将其他八分之七的内容隐藏起来,让读者自行去探索和理解。

这一理论对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中。

其实,我国文学理论中的“虚实结合”,和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比如不只用在文学中的留白。

留白是我国艺术创作中一种常用的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留白最先是书画创作用语,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下想象的空间。

先说画画。留白可以使画面构图协调,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很自然地引导读者把目光引向主体。画画需要留白,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大师,方寸之地也能显出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给观画者以广阔的想象余地,这就是留白。

 

不妨和儿童画比较一下。儿童画一般都画得很满,当然也很可爱,不过成熟的审美不会是这个样子的。

 

再比如书法,也讲究留白。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一定要有疏密,所谓“疏”,就是留白。疏密有致,才能相映生辉。

留白当然也广泛应用在文学上。我们在鉴赏时常说的“言已尽而意无穷”,就是这种留白效果。莫泊桑在《项链》结尾写道:

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是假的,顶多值五百金法郎。

小说在佛来思节夫人的这句感慨中戛然而止,而对女主人公的反应和之后的生活不再叙述,这样更能激发读者的丰富联想。这个结尾让结局充满了多元化,让读者掩卷之后,思绪还会走很远很远。

这就是留白的绝佳范例。

最后说说留白在生活中的体现。

比如穿衣。服饰的颜色太过复杂的话,容易出错,看起来也不够高雅,甚至显得俗气。如果能尽量简约大方一些,选择不超过三种颜色的服饰搭配,就能避免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算是比较保险的穿搭。

比如戴首饰。项链、耳饰、戒指、手镯是首饰中的最佳四件套,但除了婚礼,如果把这四件都披挂上身,未免过于隆重了。也就是说,要尽量避开四件套大团圆,要懂得留白。

比如家居装饰。家里装饰得太多太满,别说没有美感了,还会让人感到压抑。家居装饰也是需要留白的。

比如说话。冲动之下我们容易把话说得太满,给对方和自己都不留退路。话出口之前,如果能想想冰山理论,想想留白,脱口而出的话可能就会收回几分。这种留白,能给自己留下退路,也能给别人留个下的台阶。

比如黑板报,不妨做做减法,也用用留白的技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有时候做做减法也不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