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开端》的弹幕想到了刘学州

昨晚,热播剧《开端》完美收官,大团圆结局,皆大欢喜,长时间梗在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归位。
追剧过程中我好几次按下暂停,故意站到窗边看看外边的万家灯火,美其名曰让眼睛休息一下;或者出去倒杯水,借口润润嗓子。其实,这些举动都是我为了缓解内心的紧张刻意为之,否则,我都没有勇气继续追看下去,可内心又觉得对不起剧组营造出来的节奏。
男女主最后修成正果,老张还活着,老焦有钱了,小江变聪明了,卢笛有猫了,大叔儿子吃到瓜了,色狼进监狱了,大家都回到了生活的正轨,一切疯狂仿佛只是一场梦。
我似乎才发现,我原来喜欢的还是大团圆结局,年轻时矫情地觉得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可能就是让国人喜欢大团圆结局给闹的。昨晚我才知道,我就是这种审美的一份子,名副其实的中国人。
不过今天我想说的不是剧情,而是剧作即将结束时的弹幕:
各大网友注意不要去网暴这个演员,请不要网暴这个色狼演员,请不要网暴所有饰演了反派角色的演员……
虽然很多弹幕都把“网暴”写成了“网爆”,但这些友好的弹幕还是让我感慨不已。
我不知道这个提醒跟刘学州之死有没有关系。
涨姿势的图片

那个十五岁叫刘学州的男孩,留下了一封《生来即轻,还时亦净》的遗书,离开了这个世界。
职业习惯吧,我习惯把年轻人和我常年接触的高中生相比。十五岁,才是刚刚上高中的年龄啊,太年轻了,年轻得让人心疼。他的文字居然那么好,绝对是中学生里边的佼佼者。他长得干净又帅气,还非常努力。
这是多好的一个孩子啊。
可他短短人生中的任何一段经历,若是放在一般人身上,都是难以承受之重啊。
生下来就被亲生父母抛弃,4岁养父母又意外身死,寻亲又被亲生父母抛弃,然后被网暴。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海啸般的网暴。
他在遗书中写道:一直有人在抖音、微博私信攻击我、骂我……承受了太多太多“心机婊”“快去死”“恶心”“娘炮”等等各种各样的词……
一个孩子,一个经历了那么多不幸的孩子,面对这一切,不知他在人生中的那些至暗时刻承受着怎样的煎熬。
刘学州是1月24日凌晨去世的,《开端》最后两集是25日晚8点播出的。我不相信那些提醒众人不要网暴扮演色狼演员的弹幕,和刘学州之死毫无关系。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鲁迅不赞成学生徒手情愿,因为牺牲太大收获太小,似乎和网暴受害者也有某种相似之处。刘学州们用生命换回的这微不足道的改变,太不值了,但总好过毫无改变吧。

陈凯歌的电影《搜素》,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上市企业董事长秘书叶蓝秋在获知自己罹患癌症之后,心灰意冷地上了一辆公交车,沉浸在惊愕与恐惧中,拒绝给老大爷让座,引起众议。这一过程被电视台实习记者杨佳琪用手机拍个正着。杨佳琪将公车上的新闻火速交给准嫂子陈若兮,凭着新闻主编的敏锐嗅觉,陈若兮将此新闻恶意放大,从而引发了一场社会大搜索,集体讨伐叶蓝秋的道德沦丧。在公众指责和病魔降临的夹缝中,饱受指责的叶蓝秋自杀了。
电影中的叶蓝秋就是网暴的受害者。
在刘学州事件中,某些无良媒体为了流量,给他带来的伤害也是推他走向自杀的原因之一。
《搜索》是2012上映的。近十年过去了,影片中的受害者居然变成了生活中活生生的少年。
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开端》的弹幕中,我还注意到有人评价制造爆炸的公交车司机夫妻俩: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这夫妻俩经受了独生女儿死去的折磨,还得承受女儿饱受网暴攻击的痛中之痛。他们就是想要一个真相,但是没人愿意给他们。无奈之下他们决定报复社会。当人们指责他们和车上无辜乘客同归于尽的做法时,谁会想到他们一直以来经历的痛苦和无助?
不是为他们辩解,只是感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太难了。有多少人愿意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生活中更多的是自以为是的人,是以自己的标准来定义世界的人。
沈从文的《边城》中,爷爷和翠翠彼此深爱着对方,但爷爷就是无法理解情窦初开的孙女的所思所想,翠翠也无法把自己的真心告诉爷爷。彼此相爱还只能如此,陌生人之间的理解就更难了。
也许,人人都是一座孤岛才是生活的真相?

网暴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也不会因为有了刘学州们的鲜血就从此绝迹。但是,每一个心存善念的人,是不是应该努力让自己不成为网暴中的一员呢?
但愿这不是奢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由《开端》的弹幕想到了刘学州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