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枯萎的边缘和纸上的黑点

办公室放了一束鲜花。

一色的白玫瑰,用淡绿色的素色纸包起来,就连系花的丝带都是白色的,主打一个素雅高洁。

一个同事只要一看到花就要感慨:太漂亮了!

口头感慨完还不罢休,还要把一双高度近视的眼凑过去,附身近距离看着花,继续赞叹:真是太美了!

涨姿势的图片

我扭头一看,就忍不住唱反调:有几朵有点蔫了;还有这朵最大的,花瓣边缘有一点点枯萎的苗头,看着有点发污,像沾上脏东西一样,不干净了,影响了整体效果……

同事反对:你为什么总是盯着那一点点瑕疵不放呢?你看整束花多美,颜色也搭配得高雅,这是最养眼的一束花了。

我还是忍不住:可能你近视,看不清楚吧。

唉,我俩这是鸡同鸭讲,谁都说服不了谁。

我们俩代表的其实就是两种不同的看人看事的方式。

有一个很古老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一个老师走进教室,拿出一张白纸,然后又取出一支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圆圆的黑点。

然后,老师就问同学们说:“请问这是什么?”

同学们齐声说:“一个黑点!”

老师假装很惊讶地说:“你们都只看到一个黑点吗?”

同学们还是说:“对啊!”

这时老师才说:“其实我拿出来的是一大张白纸啊,但因为在上面画了个黑点,你们就全去注意那个黑点而忽略了整张大白纸了……”

一大张白纸和一个小小的黑点,你会关注哪一个?

毫无疑问,我会关注小黑点,同事会关注大白纸。

这个故事正常往下是这么演绎的:

黑点就像是人身上的缺点,总是容易被注意到。如果黑点出现在自己身上,那我们就要高度关注,及时改正;若黑点出现在别人身上,我们就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不能因为一个小黑点就否定了别人身上的优点,更不能否定了整个人。

听起来很有道理。

有人常用这个故事来教育教师:要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不要总盯着他们身上的毛病不放。

没有问题。

作为教师,我看到的就是一个大大的黑点。在我眼里,这个黑点让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变得有瑕疵了。

我马上开始反思自己了。反思了一会儿,我又有疑问了:难道我关注到小黑点就一无是处了吗?

生活中交往的人,当然没有必要揪着人家的一点点缺点不放;再说成年人了,已经到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地步了,大家各退一步就海阔天空;再再说了,你也没有这个义务帮人家改正缺点。

角色互换也一样,人家也没有义务帮你改正毛病。

可是对教师就不一样了,教师教育的对象是有可塑性的学生,教师的职责就是小心呵护学生身上的优点,同时矫正他们身上的缺点,让他们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

对教师来说,盯着学生的缺点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吧。

因为多数老师还是知道“人无完人”这个道理的,大都还是会一分为二看待学生的。教师应该不会因为某个学生某个缺点就全盘否定了这个学生。更常见的情况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学生热心为同学服务,教师会提醒他也要关注自己的学习;若是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到了自私的地步,就会批评他注意处理同学关系,在享受同学服务的同时,也要服务同学,轮到值日时要完成分内的任务……

难道指出一个学生身上的缺点,就是忽略了他身上的优点吗?也未必。

对小朋友来说,可以多夸赞多鼓励;对高中生来说,直面指出他的问题似乎更重要。

回到花儿身上,我还是要检讨自己的:应该多看到花儿的美丽,即使是花儿已经开始枯萎的边缘,也是生命正常的衰败,也要学会欣赏它们萧瑟的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花儿枯萎的边缘和纸上的黑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