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从一种熟悉的生活中挣脱出来,重新习惯另一种生活,不容易。

到封闭的酒店后,每个房间都领了一个闹钟。

闹钟,是从前上学、上班族必备的重要工具。每天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就是上好闹铃,第二天能不能准时起床,能不能确保上学、上班不迟到,全靠它的闹铃折腾出来的动静了。可这是一个多么古老的物件,若不是这次重新跟它打个照面,我还以为它早就退出了人类的生活了。再过几年,小朋友想知道什么是闹钟,可能就得到博物馆去看藏品了。涨姿势的图片

当然,传统的闹钟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闹铃依然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只是大家使用的都是手机上的闹钟了。

如今,戴手表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也是,既然手机不可或缺,还有什么必要给手腕上戴块手表呢?多此一举嘛。

手机被封存后,不习惯是一定的,不知道准确时间也是诸多不习惯中的一个。到底几点了?失去了手机里边的时间,整个人都惶惶的。

现代人也根本不会抬头看太阳来确定时间。再说了,这个酒店就夹在两座山中间,早晨出去锻炼,看不到东边升起的太阳;晚饭后出去散步,依然看不到西边的落日。太阳挂在头顶的正午,也不适合出去遛弯啊。还有,就算有人天赋异禀,能根据太阳来确定时间,充其量也就是个大体差不离吧,可我们现代人的时间观念可是恨不得具体到秒的,太阳也无能为力。

你可能觉得既然每个房间都有一个闹钟,怎么会有把控不了时间的惶恐呢?不就是把看手机的习惯换成看闹钟,一样知道时间啊。

想想酒店的房间,那就是存心为不让人干活设计的。昏黄的灯光,想要看书写字,本就昏花的老眼根本做不到。就是桌上的那盏阅读台灯,你都凑到台灯底下了,它的光还是根本没法跟家里看书的灯光相提并论。

图片

再说了,一门学科三个人凑到一个房间,就得有人坐在床上,没准床的临时主人有洁癖呢,没准坐的人心里也膈应呢;而且想够着桌子,距离还有点远。总之就是酒店的房间,根本就不是为工作设计的。

所以,我们选择去会议室干活。总不能提着闹钟去会议室吧。也不是不能,就是别扭,反正没人提着闹钟去会议室干活。

我居然是有数的那三两个戴手表的人之一。

也是教师工作养成的习惯,上课不能用手机掌握时间,我就一直戴着表,这次派上大用场了。

时不时就有人问一声:几点了?自打手机普及后,我腕上的手表再也没有像这十二天这般重要了。

但是,日子并没有退回到古早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没法过上从前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田园生活。

晚饭后,有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返回室内后,如果不需要加班,很多人选择去会议室看书。

看着看着,就有人问“几点了?”“还不到十点。”“那还有点早,再看一会儿。”“十一点了,该回房间洗漱休息了。”

你看,作为现代人,我们不是根据身体的反应来决定休息的时间,我们还是习惯根据时间来决定该不该休息。平时没留意,现在一琢磨,这不就是本末倒置吗?但我们都习惯了,习惯了就显得自然而然,习惯了就好像变成了真理。

哨声,保安吹的口哨,这就是我们集体行动的号令。

从前体育课上老师挂在脖子上的小小的口哨,就是指挥我们行动的唯一工具。这也够古老了。

早上7:00,保安的口哨在楼道响起,还伴随着“起床了”的呐喊。每天活动的几个重要节点,我们都是听口哨的,比如吃饭;还有去户外散步(放风?),只要口哨一响,我们就知道必须返回室内了,不能再在外边逗留。

开始两天还好,但很快,我就失去了对时间的感觉。

周几了?不知道。

几号了?不清楚。

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计时方式:今天是第三天了,时间过去了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三,好漫长啊;今天是第六天了,还剩下二分之一;还剩三分之一;再有两天就可以回家了……

也常常惶惑:今天是第几天了?怎么有点记不清了?

这时我就想起看过的影视剧中,被关押的人在墙上画道道用来计时,我都想在纸上画“正”字来计时了。

被时间抛弃的感觉一点也不美妙。

想从一种熟悉的生活中挣脱出来,重新习惯另一种生活,不容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想从一种熟悉的生活中挣脱出来,重新习惯另一种生活,不容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