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一个人自信时,我们在说什么?

今早跑了10公里,听完了Steve说《自信最大的绊脚石:他人》,时长65分钟。将跑步和小宇宙并联起来之后,我又取得了一次小突破,距离上一次长距离慢跑,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

 

在我的理解里,自信是一种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人们,遇到再难的问题,也能在思考过后开始解题,并且解出答案。自信最显著的表现,是在公开演讲时的侃侃而谈,是在公开发言时的不紧张、不怯场,还是不刻意,不显山露水的沉稳妥当。

涨姿势的图片

自信在我的印象当中,是刚上高中时,竞选班委,班里的几个同学很自然地上台,张口就说自己的优势与担当,大方地请我们信任他们,给他们投票。刚从小山村到县城读书的我,连普通话都还没完全适应自如,常常在话语中夹杂着客家话,羡慕这些同学们的自信,也惭愧于自己的普通和平凡。

 

自信在我的印象当中,是工作当中,一些同事们表现出来的沉稳淡定,面对大领导的雷霆之怒,也如春风化雨般地自然消解。我知道这些不仅仅在于年龄和资历,更重要的在于专业素养,因为有底气,所以哪怕被误解,也能承受,并且用实力去改变看法和评价。

 

Steve定义的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在意的问题。他的定义很新奇:相信自己有能力是信念;解决是动作,是具体的行动力;在意的问题涉及到的是价值判断,什么事情是你真正在意的?

 

而价值判断就点题了,因为“他人”会极大地干扰我们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果习惯于取悦和迎合他人,那也就自然地接受和认可了他人的价值观,哪怕那样并不适合你。

 

Steve还说了三大假自信的表现:比较和表演、迎合取悦、自以为是。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前两种都在于无条件接受他人或者说大众的价值观念,而最后一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接纳/看不见任何来自他人的反馈。

 

这一期的播客里,最触动我的一个点在于,Steve提到:尴尬不是不自信的结果,而是走向自信的第一步。我太怕尴尬的感觉了,为了逃避它,我可以一直保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可是我也知道,不跨出去,就永远只是维持现状而已。就比如说工作上的事,我发现很多同事其实跟我类似,因为害怕被评判的尴尬,而选择在写作方面什么也不做,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越是害怕尴尬,就越是写不出来。但是我顶着这样的压力去表达之后,才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不过就是在修改和迭代中前行而已,从0到1才是最难的。领导也能因此看得到我所做的努力。这种尴尬,正在逐渐消解,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自信。

 

当我们在说一个人自信时,也许我们并不是仅仅在说这个人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事,而是他给我们展现的状态,呈现出来的样子,装只能装一时,只有融入到骨髓里的气质,才能让自信仿佛长在身上一般。

 

愿我们都通过扎实的行动,培养出长在身上的自信,由内而外地呈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当我们说一个人自信时,我们在说什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