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内的“过度学习”是完成自动化的一个​必要途径

 

 

昨天听课程,最触动我的一段话是:“一群人结合到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

 

学校之所以存在,也是一群人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每位教师都要重视自己,重视自己所教的学科,各司其职,在自己负责的领域里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才能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使命。

 

 

 

 

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来过了。他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成为了我们活着的模板。我们按照这个模板生活、做事,却很少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于是,随大流般,我们庸庸碌碌度过自己的一生。

 

昨日的阅读中,“质疑现状”这个词引起了我的共鸣。在生活尤其是工作中,我们要经常质疑现状——

 

为什么国家要开设这些课程?

为什么各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为什么全人之美课程重视晨诵?

为什么学校要设置各个行政部口?

为什么上级举行这样的竞赛和活动?

……

 

这种质疑不是为了否定所有存在事物的合理性,而是让我们从根源上理解每种安排、每件事情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本质出发,拥有意义感,明确标准,并为达到这个标准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我们教室里的“道德人格发展与需要层次论图谱”中,“我想要得到奖励”处于需要层次的第二层,是较低级的层次。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尽量少用外部奖励,而把学生引向知识本身。

 

关于“外部奖励”,《黑箱之内》的评论性文摘中,说了这样一段非常重要的话:

 

“当课堂文化关注奖励、金色的星星、分数或者班级排名时,学生就会想方设法地获得这些最好的符号,而不是思考这些符号本应反映的他们在学习上需要做什么。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他们有选择,他们会回避有难度的任务。他们也会耗费时间和精力寻求‘正确答案’的提示。由于害怕失败,他们不愿意提问。当学生遇到困难和坏的结果时,他们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这种信念让他们将遇到的困难归咎于自身的缺陷,这是他们无法改变的。所以他们‘因伤退役’,避免在学习上投入努力,因为这只会带来失望,并且他们会尝试以其他方式建立自尊。尽管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文化中游刃有余,但总体的效应是加重了成绩不佳的可能性和程度。对学生的反馈应该与他的作品的某种品质相关,对他应该做什么才能得获得进步?提出建议并且应该避免与其他学生的比较。”

 

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常常会因为某方面突出得到外部奖励,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它看作“额外的奖赏”,真正的奖赏则是学生在做这件事情时得到的知识的拓展、能力的锻炼、品格的提升。越往高年级越应该如此。

 

 

 

 

最近,爬山虎的花箱里被戳了很多洞(尤其是东侧),有不少花苗被戳进更深的土壤里,恐难再见天日。

 

昨天课间,我看到一个孩子很随意地用手指在花箱里戳了一下就跑走了。我喊住他,批评了这种行为,并问老师有没有在教室里讲过要爱护这些花苗?他说讲了。

 

老师讲过了,但他仍然做出这样的事,是老师没讲到位?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即使老师讲到位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立刻按我们期望的去做,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成为一名具有优良品质的学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做的事很多。比如让他们长久地在美好的课程(如晨诵、共读、童话剧)中浸润、老师在对每个生命抱持信任的基础上对他们所犯错误行为的不容忍、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时机等等。

 

教育是一项太复杂的事业,也正因如此而充满魅力和意义,让我们在这个领域深入地探索,领略它的迷人之处。

 

 

昨天共读后,我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了一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能达到的高度是它的起点,在老师或他人的帮助下能达到的高度是它的终点,这中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真正的学习就发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在其之上,是“恐慌区”,即挑战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在其之下,是“舒适区”,即挑战过小或没有挑战,很难发生真正的学习;最近发展区即下文所提到的“适度挑战区”。

涨姿势的图片

理解了这些概念,我们来看下面这段话:

 

“与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密切相关的一些技能(比如乘法表、如何运用标点符号、如何解二次方程)需要被过度学习,从而能够被贮存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对于这些技能,我们要从‘适度挑战区’出发,即便学生已经学会这些技能,我们仍有必要在舒适区继续巩固它们。我们需要过度学习这些技能,直到它们变得自动化,被压缩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这样,当我们在新的‘适度挑战区’使用这些技能时,就可以留下更多工作记忆供我们使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舒适区内的“过度学习”是完成自动化的一个​必要途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