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不负时代之责——《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以青春之我,不负时代之责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设计缘起】

《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回课本,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是对青春的一种怀念,或是对一段故事的眷恋,亦或是那个时候的阳光很暖……总之,都不得不让我陷入深深地回忆,沉思在那一段难以割舍的时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与时俱进,体现课程时代性。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的情感,而这篇文章恰恰适合对学生进行如此的引导,使之不失回归的作用,那些浴血奋战的儿女们留给我们的是一段永恒的青春。

七年级的学生距离那个年代太过久远,所以从青春谈起,慢慢拉进到不同时代的青春,使之懂得每个时代都赋予了青春不同的使命,那么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与时代同频共振,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教学目标】

1.课内精读,感受青春之峥嵘;

2.课外助读,感悟青春之品格;

3.真情练笔,书写青春之责任;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人生有这样一首诗,当我们拥有他时还无法读懂,当我们读懂他时,他却已悄然远走,这首诗就是青春。青春那么美,在不可复制的旅程中,每一段都是独一无二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推开历史的大门,去感受那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本节主题“以青春之我,不负时代之责”)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涨姿势的图片
任务一:精读课内“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小孩”和“防空洞谈话”批注我国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并感受青春之峥嵘。

参考句式:文中 运用 (修辞、描写等赏析角度),生动形象地(效果词)写出了我国志愿军战士 的精神品质,我看到了 的青春。

提示:读出情感,真情流露。

组内交流——班级展示(形式自定)

(设计意图:文本是学习和探究的灵魂,依托课后题的提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我国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和绽放的青春,规范其运用语言文字并提高鉴赏能力,字里行间充斥着感动与震撼的力量。)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任务二:阅读助读文章《红岩》片段(P500-506)、《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国之需要,我之理想—钱七虎》和视频“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感悟其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青春之品格。

句式:从 (篇)中,我感受到了 (人物)的 精神品质,体会到了 的青春。

提示:读出情感,真情流露。

(设计意图:通过助读文章和跨媒介阅读,更深入的体会我们的战士在国外的战场保卫和平,在国内亦为了祖国舍生忘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这种力量一直被传递到今天,用青春谱写了伟大的篇章。引导学生接好手中的接力棒,奋力前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任务三:李大钊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青春之我,该当如何?结合本节所悟真情写下自己的青春誓言。

参考形式:可以“隔空对话”;可以用恰当的诗词表达(也可原创);也可以写一片段来表达;

提示:读出情感,真情流露。

可以个人展示,可以小组展示,形式不限。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真情练笔使主题深入人心,在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达到心灵上的升华,内化于心。引用李大钊的《青春》寄语当代之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楫扬帆,踔厉奋发。)

最后,以习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结束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站在今日之课堂,望全体之学生,倍感责任之重大。这样的一篇文章我呈现给学生之前应该考虑到他们能吸收多少,在如此大的背景距离下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我选择的主题是否正中他心,所有的想法在课后都有了答案。我们一定相信自己的学生,你给予他的东西,只要他在线,他会超出你的想象,产生非凡的效果。其中,预习课的时候有很多同学被感动流泪,同时我也做了大量的材料的情境创设。

本节课学生能够用心用情的去品读赏析,感受着其中的精神品质,并从中体会青春的多彩,热血也好,奋斗拼搏也好,无私奉献也罢都从他们的心间流出,感受着那一种信仰的颜色,青春的颜色——中国红。在展示环节同学们也是热血沸腾,练笔环节亦呈现多种形式的内容和展示,铮铮誓言响彻教室,感动之余是一种骄傲与自豪。

最后的习总书记寄语更是振奋人心,使每个人都发出“强国有我”的誓言。一节课的结束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许多不足之处存在于细枝末节,需要不断地改进与蜕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那些对语文的情怀和课堂的痴念都在一次次的改变中变成了眷恋。不自觉的想起一路扶我成长的人们,还有新网师,还有一个默默赶路的自己,谢谢你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以青春之我,不负时代之责——《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