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有人记得……

你知道吗?滕王阁已经重建29次了。

滕王阁重建的次数比王勃的寿命还长。王勃只活了27岁。

我去滕王阁是因为王勃,是因为他写的《滕王阁序》。估计有不少人会跟我一样吧。如果没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我还会去滕王阁吗?不知道,但我猜大概率不会吧,或者路过时也可以顺便上去看看,但再也不会心心念念不去不行了。

站在滕王阁上,我在脑子里背了一遍《滕王阁序》。也许,每个朝代上去的人,都会看着远方念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吧,然后就能产生穿越时空、和王勃共处同一个宴席上的想象吧。

只要有《滕王阁序》在,滕王阁在不在、在哪里有什么要紧?不管我们登临的是不是当年的滕王阁,滕王阁都是不朽的。我们甚至都不需要真有滕王阁这么个建筑,滕王阁就已经可以在王勃的文字里永生了。

王勃不需要用滕王阁来证明自己的才华,而滕王阁却需要靠王勃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同样的道理,还有黄鹤楼。

没有崔颢的《黄鹤楼》,没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还能是今天大名鼎鼎的黄鹤楼吗?

黄鹤楼也重建了几次,选址都变了几次,但只要诗歌在,黄鹤楼就在。

还有阿房宫。

项羽到底有没有烧了阿房宫?阿房宫到底有没有真正存在过?阿房宫可能只有过地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气势恢宏奢华无比的阿房宫,在杜牧的《阿房宫赋》问世后,就被杜牧用文字建造起来了,且会永远矗立在中国人的心里。

《流浪地球2》里说: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没错,只要有人仍在念《滕王阁序》,滕王阁就会一直在;只要我们还在读《黄鹤楼》,黄鹤楼就不会消失;只要中国人还在背《阿房宫赋》,阿房宫就会建在人们心里……

从这个层面说,建筑比人幸运,人远不如建筑,某些建筑的生命要比人长久得多。

一个老人去世后,常年不见面的儿子回来,很快卖掉了老房子。新房主把老人遗留下来的私人物品当垃圾一样给扔了出来。

涨姿势的图片

这些物品自然成了垃圾,这些垃圾触目惊心:有老人的婚纱照,有他的退伍证……这些物品记录了一个人的一生。可是在儿子眼里,这些统统都是垃圾。垃圾的归宿不就是被扔掉吗?

一个人心里最宝贵的物品,在另一个人眼里一文不值,哪怕这个人是儿子呢。这一幕让很多人瞠目结舌之余,指责儿子的话居然成了这一句:起码把这些私人物品给烧了吧。

这往后退了不止一万步吧。

类似的情景近些年也看到了一些。那些成车成车被送进废品收购站的书籍,想来是主人最最珍贵的收藏,也是一生的心血,可这些书籍的命运依然是成为废品。若是能进入旧书市场流通,不管价格如何,被需要的人带回家,就是这些书籍最好的归宿了。

书籍的命运如果如此,会让那些以为给子孙留下精神财富优于物质财富的人成为一个笑话。

又想到张爱玲处理自己后事的方法了。

张爱玲在遗嘱中写了四点:

其一,去世后马上火葬,不能让任何人看到她的遗体。

其二,不举行任何葬礼仪式。

其三,骨灰撒向空旷无人处。

其四,所有财产和遗物留给宋淇夫妇。

一个人在生前能把自己的后事安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人就是一个清醒的人,甚至是一个幸福的人。

不知道当初对张爱玲居高临下瞎同情的人,现在的想法还和当初一样吗?

真正的死亡并不是肉体的消失,而是被人们遗忘。从这个角度来说,张爱玲凭借她的作品,差不多可以说是永生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只要还有人记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