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配做别人“田园梦”的旁观者

双眼因盯久了屏幕变得干涩、疲惫。

一盆柔柔弱弱、如云似雾的文竹放在案头。只要视线转移到文竹上,感觉那丝丝的绿意立刻就滋润了眼眸,一颗浮躁的心随之也沉静了下来。

是的,我喜欢文竹。

涨姿势的图片

曾经误以为自己很会养文竹。

买回两盆文竹,都纤细娇弱的模样。一盘放在书房的案头,一盘放在客厅的茶几上。

它俩不负我望,比赛着似的生长。它们郁郁葱葱,不停发出新枝,文竹呈现出深深浅浅不同的绿色,很有层次。它们旺盛的生命力时刻准备溢出盆外,提醒我该给它换个大花盆了。

于是我觉得自己完全有资格夸下海口:文竹难养?怎么会呢?文竹太好养了。肥料?不用不用,完全用不着,浇点水就能长得很好。不信?我给你拍照片看看……

很快我就被打脸了。

先是放在办公桌上的文竹,它的叶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边沿开始变黄,渐渐向中间蔓延。花盆周边每天都落下一层,用抹布也不好清理,那种比绣花针还细小的小小叶子,会粘在抹布上,很难清理。

为了证明我会养文竹,我偷偷清理桌面,偷偷剪掉发黄的细叶,偷偷给盆里埋了点花肥……我从来没有这么精心地照顾过一盆花,可它还是辜负了我。

不久,我偷偷扔掉了死去的文竹,把花盆也藏了起来。

办公室文竹可能不满于我的狂妄,光速打了我的脸,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实际生命来教训我做人还是应该谦逊一些。

我心虚了,回家看到家里的两盆文竹,变得小心翼翼,都有点刻意讨好的谄媚了。

可是,它们不再领情。似乎因为远在办公室的一盆同类的死亡,它们必须迁怒于我,它们要报复我,它们绝不苟活于我家的书桌和茶几。

我受不了每天桌子上厚厚一层的落叶(落针?),我也看不了它们赴死的决绝模样,我把它们搬到阳台了。我又开始自欺欺人了,或者叫眼不见心不烦;或者叫掩耳盗铃;或者叫只要我闭上眼睛,它们行将死去的事实就不存在。

我依然会给它们浇水,但我刻意让自己不去仔细观察它。我这算破罐子破摔了,要生要死也只好随它们去了。

春天了,外边的世界生机勃勃,阳台上的植物感觉到春天已经悄然到来了吗?

我在阳台蹲下来,我养的植物也不笨,落叶的三角梅长出了新叶子,更多常青的植物也长出了和原先老绿的叶子迥然不同的新叶子。

让我喜忧交加的是我的两盆文竹。一盆长得汪洋恣肆,小小的花盆完全不够它伸胳膊蹬腿了,这是喜;一盆只剩下根部的杆儿还带着绿意,上边已经彻底枯掉了,这是忧。

作为中国人,我骨子里的“种地”基因觉醒了。

我腾出一个漂亮的大花盆,把长疯了文竹移了进去。它的枝条太长了,搭在花盆四周,我想让它支棱起来,家里没有一根合适的小竹竿来担起这个责任。

我灵机一动,找出一双一次性筷子,用丝带把两根接起来,才勉强够到了文竹三分之二处。我再用丝带把文竹和筷子绑在一起,文竹终于有点支棱起来的大样了。

至于已经全枯的那一盆,我把上边剪掉了,不知道它能不能发出新的叶子,重活一世。

文竹长得好坏,全是它们自己选择的结果,而我,只是一个不关紧要的外人而已。

我以前以为自己会养文竹,真是自视甚高,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我的“田园梦”只是一场梦而已。

中国人的田园梦源于东晋的陶渊明,但“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样的场景,对蜗居在城市里的现代人来说太奢侈了。所以,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做个阳台花工或者阳台菜农。

我不愧是从陶渊明那里继承的“田园梦”,我和陶渊明种地(花)的水平不相上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是不合格的古代农夫陶渊明的种地技术;而我,会把一切植物种得要死不活。

我,只配做别人“田园梦”的旁观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我只配做别人“田园梦”的旁观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