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镇西讲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第一课

春去秋来,新网师的生活已成为了一种习惯,本学期原本打算毕业班时间紧,所以只选择了一个学科,现在看来或多或少有了一点小遗憾。世间也许恰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遗憾才有了意外的精彩和永恒的美好,一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

初识是刚参加工作时的那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也在里面汲取了最初的养分。后来,便是在学校每周五的“读书交流”中再读《给教师的建议》,感受与之前也大不相同。突然发现读的书和自己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读书的重点是指导实践,而每一次实践都应该有理论的新高。我想李镇西老师的《重读苏霍姆林斯基》便是高度的解读。

涨姿势的图片

李老师在课前首先告诉大家“成都一切都好,自己也很好!”我们的课就在美好中开启了新的篇章。整节课我都被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吸引,他的经历,他的教育理念深深印在心底。

“苏老师”出生在农村贫困的家庭,中师毕业,后自学自考,每一门都很优秀。在硝烟弥漫的年代,他成为了一个忠诚的布尔什维克,卫国战争爆发,他弃笔从戎,在战场上英勇奋战,这次死里逃生,却也为身体埋下了隐患——残余弹片留在了身体里。与此同时,他的妻子薇拉在地下工作中被捕,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而此时妻子已怀孕,敌人残忍的将未成形的婴儿挑出摔到墙上。这种至痛让他更加的热爱孩子,更加的追求人性。

战争胜利后,又投身教育,“帕夫雷什中学”至今影响着每一代人。作为校长,他会带领学生们划船,爬雪山,跟踪几千学生的成长,详细的说出顽童的经历;他丰富老师的精神世界;提出职业教育,让学生能有一技之长来生存;让书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尤其是学困生的思维能力……然而,他主张的“人性”“人道”教育与当时主流相悖,不断的遭受思想和心理上的诟病,精神压力山大,最终不幸离世,年仅52岁,成为了一束永恒的光,在教育的天空愈加明亮。

苏霍姆林斯基留给我们的不只有故事,更多的是去实践他的理念,努力呈现更好的教育。李镇西老师在讲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和当今教育问题时,真情实感,指导意义非凡。随后又指导了如何阅读,如何影响学生阅读。一节课下来,思考颇多,一时不知所言。

聆听大师讲着大家,读着大作,世界都大了起来,一时间告别了彷徨与迷茫,心向远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听李镇西讲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第一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