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世上唯一一部不怕剧透的小说

有一个词叫剧透。
顾名思义,剧透就是剧情透露,指在别人还没有看完某个作品之前就告诉他后边的内容。
有人觉得这种做法极其恶劣,会败坏别人欣赏原作的兴致,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可也有人希望提前得知剧情,可以据此判断是否欣赏作品,以免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的作品上。拿影评来说,若没有根据则难以服众,而有根据必然会有剧透。

涨姿势的图片
这好像是个两难的问题。
我们看作品,包括小说、电视剧、电影、漫画等,不少人对情节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的作品很有兴趣,每看到一处反转,就忍不住击节赞叹:意料以外,情理之中,妙妙妙!若是反转连连,那就无限接近一部会讲故事的伟大的作品了。

试想一下,一部作品若是一眼就看穿了,你一瞄开头就猜到了结尾,十有八九就兴味索然、弃之不读了。
作者自然深谙读者心理,他怕你读不下去,或者读到中途弃读,就会把故事情节设计得山路十八弯,让你欲罢不能。
被作者牵着鼻子走的感受,居然也很享受,也能乐在其中。
谁写书会在开头就把结果剧透出来呢?
曹雪芹会。
他就是这么自信。
他就是要不走寻常路。
我读书少,在有限的阅读中,我觉得《红楼梦》也许是世上唯一一部主动剧透给你看的小说,而且还是一部非常伟大的小说。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着重描写了太虚幻境和它的主宰者警幻仙姑引导贾宝玉神游其境的过程。
太虚幻境里的图画、判词和曲子对全书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书中人物的命运归宿都有提纲挈领式的交代。
《飞鸟各投林》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一回的最后一支曲子: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我们从这支曲子里,能够明明白白看到很多人物的命运,比如“有恩的,死里逃生”说的是巧姐,“欠泪的,泪已尽”显然是黛玉……
故事如何发展,人物命运怎样,就这么和盘托出,那小说还有看头吗?
一般来说,好像没有了,但《红楼梦》不一样,它不但还大有看头,且自问世以来,还让无数人为之着迷,像猜谜语似的乐此不疲。
曹公留下了80回的残本,后世多少人摩拳擦掌,提笔为它续写。但至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续本能让大家都满意,总有一部分人觉得是狗尾续貂。
曹公绝对是剧透的高手。

《红楼梦》里边,还藏着另一个剧透侠。
读红楼,脂砚斋是跳不过去的一个人,他的批语中对许多未发生的故事情节及八十回后文字的透露,有非常高的可信度和研究价值。
据统计,红楼前八十回有脂砚斋批语近三千条,平均每回有四十条之多,而这些批语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对曹雪芹生平和家世背景的介绍,二是对文本情节的引申解读,三就是对后文情节的透露。
脂砚斋是《红楼梦》原稿的知情者。他的批语,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剧透”。他的剧透,不但没有削减我们的阅读兴趣,反倒成了我们阅读红楼的抓手。
脂砚斋的剧透,对《红楼梦》的研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种剧透的价值毋庸置疑。
《红楼梦》真是一部奇书。
它似乎根本就不打算讲一个好故事,它就是想让读者猜谜,比如每个人物名字的真正含义,人物的命运,故事的走向……它已经提前剧透给你了,可我们还是猜了个乱七八糟。
它似乎就是为了展现作者的才华,才编了一个故事,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写的诗词放进去。红楼中那么多诗词,又出自不同人物笔下,作者一人是怎么写出风格不同、又非常契合人物性格的诗词来的?这绝对是天降奇才啊。比如黛玉的《葬花吟》,宝玉的《芙蓉女儿诔》,宝钗咏柳絮的《临江仙》,还有薛蟠的“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他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我有时候突发奇想:为什么没有人写一部和红楼有关的穿越小说呢?主要情节就是穿越到曹雪芹的时代,生活在曹雪芹身边,能读到《红楼梦》全文,岂不美哉?多好的设想啊,也省得后人猜来猜去、争来争去、饱受折磨了。
细一想,还真没法写,除非你先写出一部能让所有人认可的续本来,而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蒋勋说曹雪芹是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是值得一辈子读的书,读《红楼梦》的时候总能看到自己;白先勇说《红楼梦》是天下第一书,是文学创作巅峰。

《红楼梦》当然当之无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这大概是世上唯一一部不怕剧透的小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