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职业的思考

看到周更plus本周的细分主题,一脸懵逼。活到35岁的我,职业这个话题,似乎一直都是“死穴”,或者说“荒漠”,从未认真思考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直到这几年陆续看了几本关于职业发展的书,包括《百岁人生》、《远见》《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才算是稍微摆脱了那种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

你看,我用的词是“稍微摆脱”,说明骨子里,其实我还是等着被现实推动着往前走,并没有主动去做点什么,或者说,并没有特别明确具体的目标。14年毕业后,回到这座小城市,费劲找到了前工作,冲着的是专业对口,不能让硕士三年白学了。然而本质上,我始终更倾向于“既然拿了工资,就应该好好贡献劳动力”,并没有额外的热情钻研和提升自己在专业方面的能力。

在前公司工作了6年整,就这么平淡如水地度过,重心也更多地偏重家庭。下了班,毫不犹豫地回家带娃的人,是我;同事聚会,能不去就不去的人,是我;加班?想也别想,同事们似乎也都默默把我排除在外。这在职场,其实算不得好信号。在前公司的高光时刻,想来也就是2017年9月那一次得了个季度考核第一名,然而,还没来得及庆祝,在发奖金当晚,我就把自己门牙磕掉了一颗,疼得满地找牙。同事们还没来得及怂恿我请客,就纷纷安慰我从此踏上“残疾人”的道路(因为要戴“义齿”)。

最终也是去年那场YQ,在焦虑和危机中的反复挣扎,在工作内容的变动之中的反复适应,才让我开始向外关注其他工作机会。从想到可能要换一份工作,到真的换到另一份工作,大概花费了半年时间,当然,这也需要机会。目前的这份工作,是接受降薪差不多一半换的。知晓真相的人们会问我“图个啥”,也许,图的是“相对稳定”吧。

从上一份工作主要是同大量的数据、图表打交道,到现在这份工作主要是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我明显更适合现在这一份。同人沟通,然后推进一项项进程,跑来跑去请示,是我更喜欢的工作模式。即便常常“背锅”,需要为了一个事情同好几拨人沟通和确认,我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因为“这就是我的工作”呀。

上一份工作需要的更多的是创新力,需要从无到有,从0到1,这事我做得不太好。一张图件,可能需要修改N多次,仍然被打回来重新修改。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止不住自我怀疑;这一份工作,需要的更多的是执行力,恰好,是我的强项,毕竟我是执行优势大满贯选手。

对我来说,理想的工作,就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在工作中,我能够感觉自己有用,自己的存在有价值,交付给我的任务,我能高效完成。

昨天刚好在刘润老师的文章中看到关于工作的不可能三角“员工的能力、员工的稳定性、便宜的用人成本”这三个目标最多能实现两个,我想我在这里,果断选取了后两项来实现。当然,我也知晓,在工作中锻炼和自己主动增强的能力,是谁也拿不走的,受益人是自己。所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是会选择不断提升能力,以备未来之需。

啰嗦了这么多,我其实感觉现阶段这种工作组合,就蛮“理想”的,有一份我喜欢的保底工作收入。在工作之余,我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还能同时背负着家庭一起往前进。

涨姿势的图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关于理想职业的思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