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爨”字吗?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写道: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平平淡淡的语言,却写尽了家庭日趋没落的悲哀。
你认识其中的“爨”字吗?
先看字形:
涨姿势的图片
很复杂是不是?
再看看字形的演变:

一般认为这是一个会意字。
爨是汉语二级通用字,此字最早见于战国,古字形上部模拟双手拿着甑(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像现在的蒸锅。我们陕西人常吃的“甑糕”中的“甑”,就是这个字。“甑”在关中方音中为韵腹高元音,读作zìng,讹作jìng。也就是说,普通话的读音应该是甑zèng糕),中间是灶口,下部表示用双手将木柴推进灶口。
所以这个字的本义指烧火做饭。
我们的汉字是不是很有意思?

爨,音cuàn,有这么几个意思:
1. 烧火做饭:分居各~。《项脊轩志》中就是这个意思。
2. 灶:“客传萧寒~不烟。”
3. 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讲百花~》。《文房四宝~》。
4. 演戏:“夫优伶~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
5. 姓。

字典里边的解释显得有点枯燥,可这个字是个很陕西的字。
作为陕西人,这个字你可能常用,就是不会写;或者写出来了,你又不会读;会读了吧,那你知道具体是啥意思吗?
生活中,你可能没少听过下边这些说法吧:
今天谁家做啥呢?怎么这么爨?
热油浇在辣子面上,爨得很!
那家馆子炒的菜爨很!
新窝的浆水做了顿捞面条,㸑火得很!
……
有点感觉了吧,上边这些说法里边的“爨”,就是这个字形很复杂的“爨”。“爨”在陕西话里,有形容食物“味道好”的意思。不过,就我的感觉,“爨”好像更偏向于味觉。
记得去户县将军山古镇的时候,看到一家门前有一个大大的幌子,蓝色的布面底子,上边有一个大大的红色“爨”字。路过的很多人都好奇地看着这个复杂的汉字,猜测着这个字该怎么读,是什么意思。我原本以为只要学过《项脊轩志》,就应该认识这个汉字,而《项脊轩志》又是高中课本中的文章,现在的高中毕业绝对是低学历了,那就是说,差不多人人都认识这个汉字。
可实际情况是,有很多人根本不认识这个汉字的。
“爨”还是个姓氏,当然比较稀有了。
以前看到有孩子上学后作业本上迟迟写不完自己笔画复杂的名字,奔溃大哭。父母心疼,也反思了自己,就给孩子把名字改成了好写的、极其接地气的“小花”。那个曾经绞尽脑汁、集思广益、翻烂字典、搞不好还是掏钱才买回来的蕴含丰富、笔画复杂的名字,就这样消失了。
可这是名字啊,如果是姓氏,那就彻底没办法了。“名”可以改,大不了麻烦点;可“姓”关乎来处,中国人是非常重视的,断没有改姓的道理。
姓爨的人,如果考试,等你写完姓,别人可能都交卷了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你认识“爨”字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