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儿子能青史留名,跟她们密不可分

我国古代有四大贤母,分别是孟子母仉氏、陶侃母湛氏、欧阳修母郑氏、岳飞母姚氏。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两位母亲的故事广为流传,说是家喻户晓、路人皆知也不为过。但陶侃母湛氏、欧阳修母郑氏的故事,知道的人就要少些。

陶侃是东晋名将。涨姿势的图片

陶侃出身贫寒,早年丧父,其母湛氏以纺纱织麻谋生,养活陶侃,供他读书。

陶母眼光独到,她鼓励儿子交友要交比自己有水平、有见识、有文化的人。

有一次,举人范逵外访遇到大雪,住进了陶侃家。天气寒冷,没有马饲料,陶母就剥掉自己床上的稻草,剁了用来喂马。但家徒四壁,没法招待客人,陶母就偷偷剪下长发卖掉,换钱买来下酒菜,招待范逵。

我们的传统观念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头发哪能轻易剪掉呢?陶母如此行事,足见她待客的诚意。

范逵当然很感动。后来陶侃能走上仕途,就跟范逵到处举荐他有关。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截发延宾”。

陶母还有个被广泛称赞的“封坛退鲊”的故事。

陶侃担任监管捕鱼的浙江海阳县吏时,经常有部下送他东西。有一次,下属把鱼鲊(腌鱼))送到陶侃府上,陶侃想起贫居乡村的母亲,嘱咐村民们带到母亲那里。陶母却原封不动地送回来了,并在信上这样写道:你是官员,官物给了我,不能对我有益,而是平添了我的忧虑。

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后,非常羞愧,下决心一辈子听从母亲的教诲,要清清白白为人,要廉洁奉公当官。

后来,陶侃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在唐德宗时被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陶侃的功绩中,绝对有陶母的功劳。

图片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他的母亲郑氏的知名度就低多了。

其实,郑氏在欧阳修的教育上留下了“画荻教子”的典故。

和陶侃身世相同,欧阳修也早年丧父,母亲郑氏承担了他的教育重任。

《宋史•欧阳修传》记载: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荻”是一种类似芦苇的植物,郑氏就用“荻”当笔,在地上写字,以这种办法教欧阳修写字。

郑氏还教欧阳修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

可是说,欧阳修之所以有卓越的文才,是母亲郑氏给他打下的根基。

不只如此,郑氏还是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

欧阳修当官期间,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因此被贬职。但郑氏没有丝毫抱怨,反倒宽慰儿子说:“你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只要思想上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能教儿子写字读书作诗,目不识丁怎么可以?能理解儿子的政治选择,没有非凡的见识和宽阔的胸襟如何使得?

带着孟子三迁的孟母仉氏,截发延宾的陶母湛氏,画荻教子的欧阳修之母郑氏,刺字的岳飞之母姚氏,这四位伟大的女性能成为古代四大贤母,说明她们都有超越了她们所处时代的过人之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她们的儿子能青史留名,跟她们密不可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