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中药材市场散记

在女儿家小住,听儿子说他跑业务在亳州,我突发奇想:我也要去那里看看。得到儿女的允许,我便乘高铁去亳州与儿子会合了——我要再一次看看亳州中药材市场。
说起与亳州中药材市场萌生特殊感情的缘由,可以向后推28年吧。那是我在牛营子镇工作的时候,因为考察和学习的缘故,有两次匆匆忙忙的来过亳州。
那时候,中国大地掀起建市场的热潮。牛家营子镇名列中国“八大药材市场”之中。八大药材市场中规模大、名气大的就是安徽亳州和河北安国了。他们两家谁老大,谁老二,我也不清楚,上网查了,才知道亳州是老大。还有河南禹州和江西樟树,听说都是名气很大的,只是没去过。安国药材市场我去过,那里规模宏大,也是足以令人咋舌的。还有广东广州和广西玉林,那里的药材市场规模都比亳州、安国小许多了。
河北安国药材市场离喀喇沁距离近,牛家营子药材经销商多与那里的药商交易,而安徽亳州的客商也有来牛家营子采购大货的,相对安国而言,客商就少了许多。我记得那时候也就是三五家吧,主要是采购桔梗、甘草、黄芪等少数品种。因为牛家营子镇桔梗产品质量好,得到韩国客商的青睐,有一双韩国客商姐妹,为了独占牛家营子镇桔梗,而产生了隔阂。药农们对我讲了这个事情,我还特意把这个故事收编在《喀喇沁民间故事》中。

涨姿势的图片
虽然调离牛家营子多年,且离岗退休多年,因为略略明白些中药材市场方面的事情,就惦记着看看亳州药材市场,算是旧地重游也好,关注中药中医也罢,反正是闲得蛋疼,到跟前不远了,有儿子照顾些,我就来了亳州。
亳州药材市场建于1995年,是中国最大,占地387亩,建筑面积35万平,商家1000有余,商户摊位6000多,主楼建筑三层,7000多平,称雄于中国乃至于全世界的是三个100万,即:亳州地区有100多万药材种植面积;有100多万人经营中药材;每年交易额到100多个亿!
这里每日上货量6000多吨,药材品种2600多。
4月19日,我在上午9时进入药材市场。只见主体大楼,牌楼辉煌宏伟,进入牌楼就是扁鹊的塑像,而后就是一个巨大的药葫芦。
从一楼到二楼,两层楼商户和采购、旅游的人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集贸市场,特别是二楼。
我注意到,这里好像基本上还是1995——1996年前的样子,也就是说,还是那时候的建筑格局。只不过,可能是他们的发展思路有所变化,侧面醒目的大标语成了:“亳州发展定位: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可能是与以前的不一样了。
游走间,我特别留意内蒙古药材在这里的经销情况,还打听他们知道“牛家营子”不,别说,还真有牛家营子的药材,还有几个经销点。
图片

我买了丹参、三七和西洋参三样家常用药,走访了一位专做桃仁杏仁等种籽类药材生意的陈老板,他的摊位号是23397,是靠近通道的摊位,只有一个平方多一点肯定是不足两平方的地方,年租金8000元,他说,再往里面去,一个摊位就便宜2000元了。
陈老板还告诉我,他去过内蒙古,去过宁城小城子,没有到过牛家营子。
我问他,疫情期间这市场关闭了吗?,他说没有关闭,只是扫码核酸。
亳州药材市场大厅就是上午开门营业,到下午,除了周围大药房大药行大药堂正常营业外,二楼大厅就空荡荡的没人营销了。
我好奇的爬楼梯到三楼,那里基本没人营业交易,有一些药文化设施,廊亭村屋小桥流水,还有书画展览标语,有一条横幅:欢迎《时珍故事》回家,估计是他们在搞中药文化之“李时珍故事”吧。
古稀之年,又重访亳州,心里不免有些感想。亳州有些发展,亳州人把中药材产业做得很大,实在令人羡慕,这和我们塞外相比较,自然是具有许多优势的。除了文化进步商业意识敏感之外,土壤、气候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里气温高,每年可以种植两三茬。我见过阜阳农民种桔梗,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动辄就是几千亩,产出药材来,肯定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咱们这里种个十几万亩,自己也觉得不少了,可是相对于国内巨大的需求缺口,总是力不从心了!
有人担忧说,中国中医是国宝,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很可能是毁在中药上。因为野生药材濒临灭绝,人工培植的药材的药用成分含量不够,医生按老经验,按照古方开了方子,当然是不能药到病除了!
特别是近些年来,当一些化学家、农业科学家和多数农民们,欢呼农药、化肥、添加剂在药材生产还有粮食生产上取得高产高效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
我听说,牛家营子药农们在种植桔梗时使用农药膨大剂,为的是让桔梗根茎粗大条儿直溜儿,不但产量高,而且卖相好!还有杀花素,就是控制桔梗开花,让它光长根儿,因为根茎是药材,可以多卖钱的。
这些,肯定是跟安国和亳州等地的药农、科学家们学的。
药材生产是药材交易的基础,药材卖出去,是要进入药房,进入药厂,是给人们治病救人的啊!
关注关注药田,关注关注药农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亳州中药材市场散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