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苏轼才被我们知道的张怀民

苏轼有一篇奇文,全文仅八十四字,叫《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文从苏轼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涨姿势的图片

这篇短文被选入初中教材,一般人都知道,而且还很熟悉,因为背过。

如果你是一个初中生,那你通过阅读,或者通过上课,你起码会知道如下内容:

该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记录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一个生活片段,体现了苏轼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表达了他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近正感慨人以文名的事例,不觉又想起了张怀民。

张怀民之所以能够被我们所知,应该就是因为苏轼曾经写过的《记承天寺夜游》吧。

 

张怀民是宋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后来被贬到黄州,在那里遇到了苏轼,成为苏轼的好友。

苏轼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了黄州,那么张怀民是为什么被贬到黄州呢?

这就得说到王安石变法。公元1058年王安石入朝为官,发现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就想改变这种现状。在宋神宗即位的第二年,王安石被升为参知政事,作了副相。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开始了自己的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在那个时期来讲比较革新,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合适的,张怀民也是反对者中的一员。

王安石非常耿直,他让皇帝将张怀民贬到了黄州,与四年前反对他变法的苏轼一起做伴。

总的来说,张怀民为什么被贬的原因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政敌的手段。

苏轼和张怀民一样都是被贬黄州,甚至连原因都是一样的,这自然会让他们同病相怜,于是他们就成了好朋友。

苏轼曾经评价张怀民说他心怀坦荡,是一个正人君子,有过人的自制力。苏轼眼中的张怀民,虽然只是一个主簿之类的小官,但是非常有节操。

张怀民后来怎么样了?没有查到相关记载,也许他后来回到了京城,也许就这样一直到老,或者生病逝世了。

但是,因为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我们知道了张怀民。

其实,在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快哉亭记》中,我们也曾看到过: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文中的“张君梦得”,就是张怀民。苏轼还给张怀民建的亭子起了名,叫“快哉亭”。

苏辙还写到: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可见张怀民和苏轼还真是志同道合,也算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了。

 

我们都知道苏轼豁达开朗,但在去看张怀民之前,苏轼的人生除了被贬,还有其他的糟心事:他的朋友曾巩半年前在江宁府去世,三个月前他弟弟苏辙也被贬了……

苏轼有一篇不太有名的文章叫《记故人病》,开头一句便是“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一鼓后,故人有得风疾者,急往视之,已不能言矣。死生阴阳之争,其苦有甚于刀锯木索者。余知其不可救,默为祈死而已。呜呼哀哉!此复何罪乎!酒色之娱而已。古人云:“甘嗜毒,乐戏猛兽之爪牙。”岂虚言哉!

注意,和《记承天寺夜游》成文是同一个晚上。

这两篇文章到底哪篇在先哪篇在后呢?可惜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没有点明,只笼统地写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我倾向于认为《记承天寺夜游》在先。否则,就是再豁达的苏轼,笔下也不太可能出现“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样的句子。

那也就是说,苏轼和张怀民游完承天寺,一鼓后(一鼓即一更,十九至二十一时,也可见他们并没有在承天寺游太久),就有一友因中风无救,只得默然祈死。究其病因,酒色而已。作者感叹酒色害人,然后于后文提出自己的养生之道。

如果这种推测准确的话,我不免感慨:古人睡觉的时间可真早啊。

对苏轼而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注定是一个难眠的晚上。

那个也没有入睡的张怀民,心事可能也有一河滩吧。不过也可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因为在苏辙笔下,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也是一个不以贬谪为患、寄情山水之间的豁达之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因苏轼才被我们知道的张怀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