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吗?不是你吗?

惭愧,你又繁花满枝,我还是没有搞清你的名字。
早上从你的身边走过,抬头看着你,那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又来了。旧文重发,问题暂且搁置。
是你吗?不是你吗?
学校的西边,一道金属围栏之隔,就是大明宫。
从学校这边,能看到外边的大明宫里,有两排高大的树木整整齐齐站在路边,树上垂下一簇一簇细细长长的“豇豆角”。
这到底是什么树呢?从春天起就困扰我的这个问题又一次浮现在脑海里。
涨姿势的图片
今年春天,我似乎第一次注意到学校墙外的树木,没想到它开的花也能这么吸引我的视线。
我经常从这两排树下走过。可是在每个春天,我却不曾关注过树冠上和叶子勾肩搭背亲密相处的花儿,忽视了这个和谐的画面。
这个疏忽应该是有情可原的。
春天的脚步一到,地面上的那些花儿,一开就是一大片,靠气势赢人,就先不说了;那些树上的花,像桃花、杏花、梨花、樱花、玉兰……也都次第开放,吸引了一波又一波观花的人。
这些树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树身都不算高大,二是先开花后出叶子。所以,花儿一开,就夺人眼球,让你无法忽视。
可是,校园外边这两排树,中规中矩,先长出小小的叶片,叶片再老老实实地由小变大,毫不招摇,完全是绝大多数普通树木该有的普通模样。
在别的花儿可劲儿显摆终于告一段落、开始老老实实按照树的样子长叶之后,突然有一天,我从操场上走过,猛一扭头,发现墙外出现了一片红云。
那两排我不知道名字的树居然开出了一片淡粉色的花,隔了200米左右的距离,就像一片云似的,怎一个美字了得!
我当时就震惊了。
这些树在公园里安下家有十年了,我也在公园里走过了无数遍,怎么可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对它们视而不见呢?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我马上调转方向走了过去,隔着围栏,近距离端详着它。
远看成气候的红云,近看反倒逊色了些。我仰着头,看着树冠上的叶子和花都很陌生,我确信我的记忆库里没有过这种树的名字。
我向好几个同事请教过这种树的名字,大家也都含含糊糊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有同事再一次向我推荐那个叫“形色”的APP,我想了想,还是没有下载。
我如此顽固是有原因的。
在公园看到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我就四处找牌子。有一次和两个同事一起,遇到一种不认识的花,我四处寻找牌子无果,她俩就同时掏出手机,对着同一树花拍照,结果俩人手机上显出的名称却不一样。
从那时我就觉得,这个“形色”也没有多么靠谱。
所以我想,即使没有“形色”,我也总有一天会知道它们的名字。
从此,每次去公园,我都有意查看树身上的标识牌。它们在公园里有很多同伴,都整整齐齐站在路的两边,笔直,高大,挺拔,像有教养而不张扬的那类人。
只是没想到,从春到夏,它们在我的眼里依然陌生。
今天,我又一次发现了一个以前忽略过的现象,它们身上挂上了一簇一簇细长细长的“豇豆角”,这应该是花谢了之后的果实吧。
我再也不想等待一个我与它们自然而然认识的时机了。我马上回到办公室,上网查找一种能结出“豇豆角”的树叫什么名字。
名字和图片都出现了,梓树!
梓树?这就是我在书里早就熟悉的梓树吗?不敢相信,但看着图片又不得不相信,墙外的树就是电脑上的梓树。
梓树,原来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啊,可惜我无数次和你面对面却认不出你,我就是那个好龙的叶公啊。
在书里,经常伴你身边、和你情同手足的,就是桑树。桑梓,多熟悉的词,那是故乡啊。
远在东汉时期,桑梓就指家乡了。张衡在《南都赋》中写道:“永世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归里焉。”
那么,在为数众多的树种中,我们的古人为什么偏偏会选中桑、梓这两种树来指称故乡呢?
古代,桑、梓是两种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树。桑树的叶可以养蚕,果可以食用和酿酒,树干及枝条可以制造器具,皮可以造纸,叶、果、枝、根、皮皆可以入药。梓树的嫩叶可食,皮是一种中药,木材轻软耐朽,是制作家具、乐器、棺材的材料。此外,梓树还是一种速生树种,在古代还常被作为薪炭用材。
正是因为桑树和梓树与人们衣、食、住、用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经常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植桑栽梓,人们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树也往往心怀敬意。
《诗·小雅·小弁》中即有诗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
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家族的墓地也多依傍桑林而建,死者的墓前也经常栽种梓树。
《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前曾对使者说过这样的话:“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
三国时期的女诗人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中有这样的诗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柳宗元在《闻黄鹂》中写道:“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
这样的用法在古人的诗文中很是常见。
在古人心中,分枝再生能力极强的桑树和生长快速、材质优良的梓树都是生命之树,人们将它们视为灵木。久而久之,桑树和梓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桑梓”也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毛泽东有一首七绝,题目是《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后两句,更是为人称道。这里边的桑梓,指的还是家乡。
看着电脑里的图片,脑补着墙外的真身,我一个劲在心里检讨,怪自己有眼无珠,十年之久居然没有认出你来。
不过,既然已经知道了你,我暗暗发誓,从今天起,我一定会关注你的一切,关注你在一年的春夏秋冬里不同的身姿和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突然,我在电脑上看到一个标题,怎么区分楸树和梓树,一好奇,就点进去看了。
难道,我看到的是楸树而不是梓树?楸树的花才是粉色的?梓树的花是白色的?还有高度的区分、叶子形状的不同。可是,两种树得放在一起比对,才有可能真正辨识清楚啊。
为了彻底搞明白,我看了一篇又一篇各种各样的文字,发现那些文字的主人好像也像我一样糊里糊涂。
然后,我又一次迷失了自己,脑子里的问号排着队一排排地闪过:
你到底是梓树还是楸树呢?
你当然不会回答我。
唉,本以为搞清楚了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没想到问号还是问号,不过从好的方面来看,范围毕竟缩小了,从茫茫树木的海洋里变成了两种树木的区分,难度小多了。
我将继续寻找答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是你吗?不是你吗?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