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水源头有古镇

 

 

灞河发源于秦岭北坡蓝田县灞源镇华岔村西部,流经蓝田境内的灞源镇、九间房镇、玉山镇、普化镇,蓝田城区(蓝关镇)、三里镇、氵湖镇、华胥镇,随后进入灞桥区、未央区而汇入渭河。灞河全长109公里,而蓝田段的长度超过了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且穿城区而过,是蓝田最大的河流,蓝田人的母亲河。

 

灞河是一条美丽而神奇的河流。灞河源头峰峦连绵,山高林密——“山高泉冽”,那白亮亮的河水明净而清冽,一路蜿蜒,若银蛇曲行,若玉带缠绕,从大山里委蛇而出,娟秀美丽。灞河的美是多姿态的:陡峭处疾若奔马,飞溅着雪浪,潺潺有声;平缓处静若明镜,潋滟着微波,脉脉潜行。我国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诸多河流皆“一江春水向东流”。然而,站在蓝田城区的灞河岸边,眼前却见滔滔灞水滚滚西去,不由得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灞河是一条源自历史深处的河流。早在80万年以前,蓝田人便生息在灞河两岸,他们择灞水而居,依灞水而存,灞水滋养了华夏族的早期文明。灞水初名兹水,关于它的最早记录已难以考究,据《汉书·地理志》载:“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视子孙。”后人在“霸”字旁加三点水,成为今之“灞水”。自秦穆公以灞水彰示功业后,灞水遂走出闺阁,为天下人所知晓。扼灞水者得长安,得长安者得天下。此后,灞河便与霸业联袂,它的易主与归宿被格外关注,成为中原大地鹿死谁手的谶言和风向标。若从秦穆公算起,它在中华大地上已耀眼了2600多年。

 

灞河是一条文化之河。它如雪的浪朵飞溅两岸,在我国文化的典册上点染出朵朵绚美之花。灞水一路向北,注入渭河,后又随渭(河)入黄(河),汇入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丰润着华夏5000年文明。千百年来,那日夜不息的浩浩之水,不时拨动着文人墨客的情思之弦,在我国文化史上不知留下了多少言辞卓伟的诗句:杨炯的“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烟霞”如此,李白的“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亦如此;杜甫的“怅望东陵道,平生灞上游”如此,刘希夷的“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绿”亦如此。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对灞河更是情有独钟,曾作《青玉案·滋水》以赞:“涌出石门无归路,反向西,倒着流,杨柳列岸风香透。鹿原峙左,骊山踞右,夹得一线瘦。倒着走便倒着走,独开水道也风流。自古青山遮不住,过了灞桥,昂然掉头,东去一拂袖。”

 

就连灞河上的灞桥、岸边的亭台陵墓、柳树等都已渗入文化的因子,嬗变成一种悠久而沉静的文化存在。公元前225年,秦始皇送王翦出灞桥伐楚,《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公元880年,黄巢义军占临潼,唐王朝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文武官员几十人到灞桥向义军“迎降”,黄巢义军浩浩荡荡过灞桥入长安。东汉文学家王粲逃出长安,在灞陵岸上回首长安,写下了著名的《七哀诗》后南奔荆州。李白在灞陵岸上,怀古思今,不胜感慨,一曲《忆秦娥》旷古卓今。灞河岸曾广植柳树,春日里,柳絮弥漫,飞扬如雪,“灞柳风雪”奇美惊艳,早已成为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据《三辅黄图》记“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说明早在汉代,折柳送别已成为文人间常见的文化习俗。而刘禹锡的“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则生动描述了唐代折柳送别的盛况。

 

千百年来,美丽的灞河气脉顺畅,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格外抢眼。那么,处于灞河源头的灞源镇便“镇以水荣”,愈加吸引大众的兴趣了。

 

灞源镇历史悠久。古镇处于两大古道交汇之地,很早就是商县、洛南、华县、渭南、蓝田五地商贾云集的繁华集市。清嘉庆三年(1798年),灞源镇建镇立市行集,距今已200多年。

 

灞源街地处东川河和北川河交汇之处,两川至此汇为一水,一下子河宽水深,流量丰沛。旧时,人们信奉凡河水浩大处皆有龙王,于是在河边建成龙王庙一座,按时节供奉。若天旱日久,附近百姓必来庙里拜龙请雨,队伍庞大,彩旗招展,仪式肃严,非常壮观。早期的龙王庙分三进,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山门比街道高出十多个台阶。除山门外,尚有中殿、上殿,殿宇建筑华丽,雕梁画栋。直到民国时期,庙中神像仍存。先时,人们亦称灞源街为“龙王庙”。后因临近灞水而改“龙王庙”为“灞龙庙”。今天的灞源街,一些老人依旧习惯称灞源街为“灞龙庙”。

 

当地人大都由外省迁徙而来,尤以江南居多。他们的先祖或因战乱、或因饥荒、或因朝廷追讨至此,见此地山清水秀,又位于大山深处,犹如世外桃源,遂安家落户。江西的葛姓、福建的王姓、安徽的陈姓,以及山东的吴姓、河南的阮姓等纷纷在此定居。清中期,灞源镇的贸易逐渐繁华,“悦盛堂”“钱盛源”“常茂和”“恒盛源”等商号开始出现。于是,一条街上,各地商品汇聚,南北移民混居,他们习俗迥异,南腔北调,却共同把灞源街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使得灞源街的贸易远近闻名。

 

灞源镇的客家移民通过经商逐渐富庶后,便开始联合修建地方会馆庙宇。一时,在不长的灞源街上竟出现庙宇密集耸立的奇特景象。当地人除了早期修建的“大龙庙”外,还修建了祈求人丁兴旺的“娘娘庙”,两湖、两广、江西、安徽等江南移民修建了“江楚会馆”(“江楚庙”),山西、河南等北方移民联合修建了“山陕庙”。这些庙宇规模宏大、布局讲究、装饰华丽,使灞源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庙宇集市。今天灞源街的一些老人犹记得当年街中遗留的灞龙庙、江楚庙、娘娘庙组成的庙宇群落,并对那时正月十五庙会的空前盛况津津乐道。

 

蓝田文化学者、作协主席曾宏根在《蓝田晋商与山西会馆》中记:“清嘉庆三年,灞龙庙建镇立市行集。当时由皖、鄂、湘、粤迁来此地的客家人,他们首先在灞龙庙修建了江楚会馆,后又扩馆为庙,改称江楚庙。他们修建江楚庙时,从安徽带来图纸,修得格外华丽,该楼三层屋顶,四檐翘角,天顶绘有八卦全图,其余部架均绘有彩绘,楼馆砖楼上,部分砖上刻有‘江楚’二字。这座庙宇和戏楼,将客家人的生活习俗和建筑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文字再现了江楚庙的恢弘讲究与独有的江南风格,令人惊叹。

 

百年风尘,沧海桑田。早期的“灞龙庙”今已成为灞源镇司法所、文化站的办公场所;“江楚会馆”在民国时改为灞龙庙完全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办起灞源民办初中;“山陕庙”在新中国成立后曾被灞源粮站作为仓库使用。

 

然而,有幸的是,今天的灞源街依然遗存有“古商铺群”的部分建筑。

 

据现有资料记载,灞源街古商铺群为清至民国时期建筑,南邻灞源镇政府,西距北川河约60米,在南北约35米、东西约135米的范围内分布有古商铺建筑11座约30余间。这些建筑形态各有特点,大小从2间到5间不等,建筑规格高低不等,大部分建筑为板门阁楼式。古商铺均为土木结构,大部分建筑为土坯四角包砖,较一般的民居建筑等级低,屋顶均为硬山顶,两面坡式,少量建筑保存原来的波涛脊瓦。这些古商铺为研究关中地区清至民国时期商铺建筑的特点以及商业集镇布局形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

 

古商铺群的现存状态较差,有的经过翻修失去原貌,有的在风雨侵蚀中逐渐消亡。而今天的灞源老街中依然遗存有几栋古旧木楼,在沧桑中依然显现着独特的江南韵味,非常珍贵。

 

灞源镇风景秀美,人文荟萃,有奇险峻秀河水倒流的倒沟峪,有刘秀落难匆忙而过的王爬岭,有王莽大军峡谷回转的万军回,有早期红色政权蓝洛县的纪念碑……其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最集中、最驰名的地方为青坪村。

 

青坪村位于灞源镇北川最北端,距镇政府约7公里,全村370余户1500余人,是灞源最大的行政村。灞源镇四大景观龙头松、黑龙潭、骡马古道与箭峪岭均分布在青坪村。

 

龙头松位于青坪村后坪北边的空地上,现已在周围建成广场,以便游客观赏。龙头松高踞台崖之上,俯视着西侧崖下的清峪河。其树冠若龙头高扬,威武昂扬;树干布满“龙鳞”伸展有型,若龙爪挥舞;整棵树恰似巨龙凌空腾起,有头有尾,栩栩如生。据说龙头松为大禹所植,树龄已超4000年。相传刘秀被王莽追杀至此,情急之下藏身于龙头松而躲过一劫。刘秀称帝后,为报答此树救命之恩,封它为“龙头松”,称此树为天下第一神树。可惜的是,龙头松现已枯死,但神韵依存,枝干造型依旧犹如巨龙腾天,鳞爪飞扬。

 

在龙头松广场的北边,有一条土路,宽2米左右,两边荒草过膝,掩映遮盖了近一半的宽度,一种原始而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沿土路北行约600米即可到黑龙潭。潭在谷中,乃箭峪岭泉水汇集而成。清澈的泉水自两壁山崖缝隙飞泻而下,形成潭上瀑布,若白练倒挂,煞是好看,又淙淙有声,妙若天籁。传说刘秀在龙头松躲过追杀后,来到附近一潭水处洗脸,但见潭水深不可测,水呈深绿色,惊诧不已。刘秀登基后。此潭便被当地人称为“龙潭”。又传说潘钊、潘阳、潘文、潘强四兄弟在游玩时发现潭中惊现青绿色怪头鱼,以为是神龙现世,后来四兄弟皆事业有成。这一传说又为黑龙潭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青坪村后公路尽头处,有一棵高大的核桃树,树下立一木牌,上写“骡马古道”。木牌边,一条土路蜿蜒进山,这条土路就是骡马古道。去黑龙潭的土路不过是古道的一条分岔,由于近年翻修过,故略宽。而骡马古道的主道宽仅1米略余,由青坪村后伸展开去,一头钻进大山,迂回盘旋,越大岭(箭峪岭)出蓝田。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古道是骡马驮运和贩夫走卒的必经之地,而青坪村则是人们翻越大岭(箭峪岭)之前歇脚的一处重要驿站。盘绕着大岭的古道上,至今仍保留着过去铺设的石头路面,脚踏在上面,往昔人欢马叫的热闹场景便不时浮现在脑海中,与眼前的冷寂幽静形成了强烈的比衬。只一瞬间,一股苍凉的情感便涌上心头。

 

沿古道一路攀援而上,约4小时,即可登临箭峪岭。箭峪岭地处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蓝田县与洛南县四区县交界之处,海拔2449米,是东秦岭的第二高峰。据雍正十年《渭南县志》载“诸山之峪,为箭峪大,南通商洛诸山,又东南通武关,故其北有独孤庄镇,盖县之东南地险也。”这段记载指出了箭峪岭的高大险峻与交通上的通衢要塞之特征。箭峪岭因山脊密布箭竹而得名,又名竹山,当地百姓称之为“大岭”。岭上多生高山草甸,南麓多为橡树等乔木,北麓灌木丛生。岭上有便道接通南北,其旁有一山神庙,为箭峪岭之标志,驴友皆在此拍照打卡。箭峪岭俊美秀丽,春来嫩芽遍地,夏至百花斗妍,秋到红叶满山,冬临飞雪漫开,四季迷人。

 

近年来,灞源镇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如今的灞源镇,沪陕高速、沪陕铁路穿境而过,宁西铁路在此建有火车站,西商高速、灞西高速南通西接,更有九灞路、灞洛路沟通周边。便捷的交通促进了灞源镇的发展,而灞源镇也在发展中走出了一条个性化特色之路。

 

灞源镇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又有灞水迂回穿行其间,绿林掩映着涓涓清流,空气清新明净,堪称天然氧吧。其海拔高达1000米以上,全年平均气温13.1℃,四季分明,夏季凉爽,自成天然避暑佳地。每年暑期,来此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灞源镇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今天的灞源镇已然成为驰名蓝田内外的避暑胜地。

 

灞源镇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如今,灞源镇已在青坪村建成革命纪念馆,用文献、图片、实物等资料向人们展示着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在红色旅游日益受到青睐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灞源镇,缅怀英雄,感怀老一辈革命家往昔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得灞源镇的红色旅游一枝独秀,声誉日隆。

 

涨姿势的图片

灞源镇美食众多,极具代表性的便是洋芋糍粑和豆腐干。灞源洋芋糍粑制作讲究,精心挑选本地上品洋芋,经刮皮、清洗、慢火蒸制、耐心打砸等十几道工序加工而成。做成的洋芋糍粑状若玉脂,细白润滑,筋道柔绵,再配上香辣酸汪的汤水,爽口而香辣四溢,食之忘俗,已被评为西安名小吃。灞源豆腐干的原料采用当地生长期长达七八个月的黄豆,经清洗、磨浆、煮浆、卤水点浆、上包压制、晒干等十几道工序而成。做成的豆腐干色泽金黄,筋道耐嚼,口感香醇,是外地游客来灞源的必购物品。灞源洋芋糍粑和灞源豆腐干堪称灞源美食的“双壁”,风味独特而极具地方神韵,声名远播,已成为灞源特色小吃的文化符号。

 

避暑胜地、红色旅游和特色小吃已成为灞源镇新时期的靓丽名片和动力引擎,为灞源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纷至沓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灞源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灞水源头有古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