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红薯

在我的家乡王母村,每年寒露过后,正是抢收红薯的时节。原野山冈,男男女女,说说笑笑,一片喧哗,热闹非凡。有的割藤,有的挖薯,还有的肩挑车运送红薯回家,忙得不可开交。

我地是粮食产区,自古以来盛产稻谷。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红薯种的很少,偶尔可见有的农家在山土里种过。
涨姿势的图片

物以稀为贵。1951年秋,我还是个7岁的孩子,曾随堂兄去屋后陈家坳的山土里捡过红薯,叫捡野红薯。我们各背着一个扁箩,拿着一把锄头,吃过早饭就上山了。还算运气好,大大小小的红薯装满了一扁箩,才高高兴兴地回家。山路上不好走,我背不动,险些摔倒。还是堂兄用锄头作扁担,担着我和他的红薯,送我回到家的。
随着农业体制的不断改革,从组织互助组,到农业合作化,以后实行人民公社化,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生产到大集体生产,人们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逐渐扩大了红薯的种植面积。
每个生产队除坚持种植水稻为主外,还把红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来种植。利用原有的山土,有的还新开了山土,全种上了红薯。红薯收回来以后,再按工分分给社员,相应地增加了社员的口粮。
自从解放后的50年代中期开始,每户农家都有牲猪派购任务,上交给国家。要求三口之家交1头,五口之家交2头,人口更多的还要多养多交。猪重131斤为及格猪,卖价每百斤46.5元,并奖励粮食指标。超过这个重量者,按等级付款和奖励粮食指标。因此,家家养猪,使牲猪生产来了个大发展。
图片

这时,红薯便成了重要的猪饲料。人们把碎米拌红薯同煮成粥喂猪。还把红薯藤、叶剁碎,煮熟,用来喂猪。这样,便推动了红薯生产的发展,使红薯产量大幅度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兴农政策像春风吹遍了山村,人们不断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推广杂交水稻良种,粮食连年丰收,自给有余。理应红薯的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
然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改善,解决了温饱问题,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过上了社会主义的新生活,而提出了一个如何健康长寿的新问题。
因为,红薯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锌、磷等物质,有降脂、提高免疫能力、保护血管、防治便秘、强身益寿等多种功效,受到人们的青睐。
同时,广种红薯还成了农家致富的一条门路。把红薯打成浆,过滤后可制成红薯淀粉,还可加工成红薯粉,在市场上出卖。我地一位60多岁的老农民,去年加工红薯粉1千多斤,以每斤15元出卖,获纯利2万多元。有的把鲜黄心红薯直接卖给烧烤者。今年我地一位也是60多岁的老农民,以1.5元一斤卖出1千多斤,净赚1万多元。
因此,虽然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求发展,但他们家的自留土地并没有荒芜,而是被邻近的亲朋好友继续经营,大多种了红薯,使红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没有减少,红薯呈供应不了市场需求的趋势。
红薯的栽种技术性不高,易成活,成本低,不需打药治虫,没有污染,产量高,效益好,已成为我地农民种植的热门作物了。
寒露过后,我地的家家户户,正忙着抢收红薯,呈现出一派喜悦的丰收景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收红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