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的梗吗?

追个剧,结果弹幕上到处是“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这到底是什么梗?我竟然看不懂。

看不懂就要学习。别人在弹幕上排着队打出这句口号,我看到后感到有点心虚,为什么别人都知道就我不明白呢?我不能允许自己这么无知。

那就查吧。

查之前,我是这么理解这句口号的:满广志确凿无疑是个人名,但到底是虚构的人物还是实有其人,不清楚,更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按照对仗的原则,朱日和当然是个名词,也像个人名,只是跟前边“踏平”这个动词搭不起来,那莫非是个地名?若是地名,那它在哪里?

这就是通过查阅要搞清的地方。

这一查,还真长见识了。

涨姿势的图片

朱日和还真是个地名,是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所在地。朱日和基地作为亚洲最大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一直被视为高度机密,相关报道也只能称之为“华北某地”。一直到“朱日和之狼”满广志被接连披露,人们才真正了解了朱日和基地的厉害。

原来满广志还真是个人名,是个被称为“朱日和之狼”的真人。

“朱日和之狼”满广志,大校军衔,中国蓝军第一旅旅长。那他是怎么成为“朱日和之狼”的?

这个过程应该很有意思。

1974年3月,满广志生于山东临沂。临沂属于沂蒙山区,这是一块从来不缺英雄热血的土壤。沂蒙这个地名一点也不陌生,我们早就在很多作品中熟悉了它的大名。

我们都听过《沂蒙山小调》。好听的民歌完全可以突破地域界限,就像陕北民歌中的《走西口》。

我们从芭蕾舞剧《沂蒙颂》中知道了英嫂,其中的插曲《沂蒙颂》我们也都会唱。

我们知道孟良崮战役,读过吴强以此战役为背景的小说《红日》,而《谁不说俺家乡好》就是电影《红日》的插曲,而孟良崮就在山东临沂。

 

我们对李存葆以对越自卫还击战为背景的、反映部队生活的优秀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更为熟悉。里边的烈士梁三喜就来自沂蒙山,他的母亲梁大娘在儿子牺牲后,为了偿还儿子生前欠下的债,她和儿媳玉秀卖了自家养的猪,省下部队发的路费,下了火车后舍不得花钱坐汽车,一步一步走到了部队,省下了所有能省下的钱,加上梁三喜的抚恤金,坚持还了债。当年这部小说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不知赚了多少人的眼泪。

如果说上边说的是过去,那么现在这里还出现了感动亿万国人的“95后烈士”王成龙……

说回满广志。

1992年,18岁的满广志考入国科大指挥自动化专业。毕业后,满广志又以专业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军事科学院国际战略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时,满广志有两个选择:留校发展,或深入基层。满广志考虑后,选择了深入基层下了军营。满广志创造了一个记录,他是军科院历史上第一位到基层部队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还值得一提的是,他选择的部队是我军王牌中的王牌,“万岁军”38集团军。

那么,满广志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化身为“朱日和之狼”的?

 

满广志下基层后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他是一个不满足的人,热爱学习,时刻不忘提高自己。满广志于2015年担任“中国第一蓝军旅”旅长。在“跨越-2015朱日和”实战演习中,满广志带领蓝军与红军交手十次,十次全胜的骄人战绩令红军旅很是头疼,以至于前往朱日和基地受训的红军部队,喊出了“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的口号。

在演习对抗中,满广志被授予了校军衔。他行军布阵不按套路出牌,一切从实战出发。关于满广志的段子非常多,最出名的应该是他让特战队扮演成群众,抬着几袋土豆、大白菜、若干箱饮料,举着“热烈欢迎亲人解放军”的条幅,活捉了了红军司令。

原来,和平年代,红军蓝军对抗是练兵的手段,满广志大校是中国蓝军第一旅旅长。他的故事还被改编为动漫,在《那年那兔那些事》中有非常直观的体现。

能看懂一个梗,也算追剧的收获之一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你知道“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的梗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