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的故乡

在公司青工调研学习班,讲师就说,写文章要谨记“虎头,猪肚,豹尾。”说虎头,开门见山,不唠唠叨叨。猪肚就是叙述内容有货,豹尾是收尾有力量。都我是没悟性,毫无建树,写字就是想一出是一出,句子结构前言不搭后语,中间一律逗号,结尾来个句号。U教授编辑时说,你不能这样,句子里的标点符号就像一呼一吸。哦,原来如此,这不奇怪,我一个读过小学的人还想写出大块豆腐文,是不是有点飘了?飘的不像话。

涨姿势的图片

古人著文是讲灵感的,灵感来了,“若云中绿绮,天半紫萧,耳根幽籁,不知何来。”而我期待打开漂流瓶,得一神笔,密叶遮花,伸纸挥毫,然而却雷同一律。

 

谁不想笔下生花,谁不想行云流水。但这些年倍感秃废,记忆在不断地缺失,像四面透风的篱芭,尽管阡陌里浓缩了各种复杂的人与事,成长中的沟沟坎坎,深眠在瞳孔中依然很难准确地捕捉到一帧帧尘世影像,把它放大,行走在纸上。

 

也许是意向不够强烈,不足以萌生听,看,感,思的源泉。当意向浮现了,“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昨天看见喜鹊飞到窗台觅食,便唤起故乡的回忆,老槐树的满树喜鹊,叽叽咋咋,纷纷扰扰。于是我猜想和故乡建立起了某种联系,是那双双无形的翅膀,只剩下这双无形的翅膀,其它已渺无音讯。

 

大多是精神上的联系,比如逢年过节或某重要日子,电话突然响了,地址显示东北某地,心里就不由一阵紧张,即渴望又有说不出的名状牵挂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说什么呢?每次都是短短几句问候再无下题。

 

就像鲁迅回到故乡,见到儿时的闰土,别的乡人他一个也认不出来,可唯独闰土,明明已经有接近三十年没见过面了,当他颤巍巍走进周家的正堂时,鲁迅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怀着满心的激动,喊了一声“闰土哥”。他明明看到了闰土眼中有与他一样的激动,可却不敢相信闰土看见他后,憋了半天,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叫了他一声“老爷”。我能想到鲁迅当时的内心是多么窘境。

 

故乡在幼年时每一棵草木都是活的,翠绿可餐,把故乡变成文字,不过是一种心理补偿,因为早已不是曾经的故乡,已看不清每个具体的人物。我从大连开会路过海城唐王山车站,从车窗隐约可见熟悉的房屋,果树。我就认定他们的上空,有一团空气在回荡,我一直梦见这里的一切。

 

比我大十几岁的老舅,穿着灰土色衣服,敞着怀,坐在门槛上练二胡,那滋啦滋啦刺耳声,绕梁三舍,如同拿着泡沫搽玻璃。我和猫,黑狗都宁可躲在后园子,很久听不着动静才回来。

 

上一代老人,是真诚的,像老母鸡敞开翅膀巴不得随时迎来远去的儿女及他们的孩子。眼泪是不由己流露出来,每次见面都如小溪淌过我的脸颊,既是一种莫名的骄傲,也是一种遥远的揶揄。到了我这代以后的人,仅知道姓氏名都就很少了,即便有血缘关系也毫无亲切感。

 

从语言逻辑上,城乡背景,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交流形式都发生着巨变。首先是思维方式的错觉他们一直没变,狭隘自私,像丈量土地一样丈量对方的心,算计权衡利弊那种“小农意识”,尽管他们富裕了,手里有钱,依然不能走出来乡村传统中固有的禁锢。

 

我的表弟,姑家的孩子,来内蒙谈些生意,到家里暂住。儿提无猜,我们仨兄弟牵着几只奶羊,偷偷钻进公社茂密的玉米地,等奶羊啃够了嫩玉米,再钻出来,害完庄稼像没事人似的。这次来他已经年过四十,除了顿顿鱼肉对杯碰盏,竟然无话可聊,所谓客套全是应付。

 

也许是我变了,变得不尽人情世故。故乡的父一辈们,先于我们都走了。牵扯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与人缘关系,因他们所牵系的情感也随着风变成一种淡淡的乡愁,故乡在飘流,起码在我心中渐渐远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漂流的故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