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取代“人治”——班级管理的一次“革命”

班级管理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光靠技术支撑的管理难免差强人意,而学会艺术管理则会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使德育在真实的具体情境中拥有专属的高度。我在李镇西老师的《重读陶行知》一书中,对班级管理又有了新的认识。

陶行知说:“学生自治是学生团结起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李老师曾笃定的去实践,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让我为之触动。李老师的做法一度被一些专家指责过,但他却说:“我行我素的底气,来自心中一直装着陶行知先生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如果说李老师在循着先生的足迹,那么今天更应和李老师一起穿越时空,用行动致敬陶老。

涨姿势的图片

李镇西老师讲: “德育,不是教师想当然地去给学生灌输“道德”,而是让学生遇到问题后,有自己解决的机会。这种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而不是‘别人代我解决问题’。这样的体验越多,成长就越快。”

我在创建班级文化的时候,其中想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约束达到“法治”的目的。于是创立了“尚学银行”,每个同学手中的“尚学存折”让他们在自己的日常言行中获得零存整取的财富,一种隐形的自我教育就这样诞生了。与此同时,实行了“帮扶制”,这样同学间的相互监督和管理比老师直接干预更及时更有说服力,效果也会更好。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此,我深信不疑。

长期以来“一元化领导”的“人治”,班主任很累,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无奈的苦不堪言。可是却始终不肯放手,继续做着燃烧自己,未必照亮角落的蜡烛。“人治”或许是一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给人一种“君臣关系”的感觉,而在今天的新教育来看,新型师生关系显然成了一句空话。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他们要有自治的能力。

我的“铸梦天团”,他们各自分工合作,并且分区管理。每个学习小组成员责任明确,在《班级成长故事》的记事中留下了每个人的笔迹和身影。看着他们从“为班级代言”一身荣光,到“为他人代言”一片热情,最后“为自己代言”信心满怀。他们的意识里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是班级的主人,在班级文化的氛围中每个人都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更是在值周时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从班级走向校园。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不应只是眼前的三年,而应着眼于未来的社会公民。

“让班级建设更加科学更加民主,不仅仅意味着一种管理方式的改进,而且关键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更新;也不仅仅是班主任个人工作艺术的偶然体现,更是让我们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愿做一个顺应潮流的班主任,在实践中践行陶老的教育理念,践行李镇西老师的思想,努力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法治”取代“人治”——班级管理的一次“革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