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教课文还是先教生字?今天咱来说道说道

学习一篇新的教材文章时,究竟是先教课文还是先教生字,这似乎是一个隐隐有些纷争,但又一直未经深入探讨的问题。

为什么说是“隐隐”?因为大部分课堂上,老师是先教生字的,所以那一小部分“先教课文”的呼声便也渐渐孱弱下去,湮没在“先教生字”的洪流之中了。

今天,我试图以我有限的经验和认知,与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

 

回顾我的成长,深感幸运。因为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被异化的人。

因为没有被异化,所以我在大部分事情上有比较正的三观,这使我能够遵从内心,甚至可以说遵从自己的直觉、依凭自己的“本能”做出不少正确的事。所谓正确,就是切合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内在逻辑。

在教学上也是如此。

我是中师生,19岁走上讲台(若不是上中学那会儿流行用“留级”的方式巩固基础,参加工作的时间会更早)。师范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没等毕业就已经还给老师了,所以,所有对教学的认知几乎都来自于自己十几年的学生生涯。

当了老师之后,怎么教,大部分凭感觉。

学习新课,第一个环节一般是教师示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16课。”目光扫视全班,所有学生都准备好了,我就开始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了。

很多很多时候,我读得自然、投入,我感觉声声、字字都读到了学生的心里,整个教室形成了一个场。教师是指,文本是弦,学生是听众,指拨弦动,乐声流淌,渲染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将教室这个空间里的我们带到了一片新的精神天地。

这时候,教师如果来一句:“好,下面我们先来看这些生字”,真是太煞风景!

所以,往往在孩子听我读完课文,意犹未尽的时候,我轻轻地说:“请你自己读课文。”

什么“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类明确要求性的话语我都不愿意说,因为一说出来,就破坏了那个场。最多加上一句“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而如果是自己长期驯养的学生,其实,在老师范读之后,学生自读之时,自读目标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达到目标的方法是“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生字表”等要求,早已在学生心中明确了。这种训练,往往几节课就可以了。后面间隔一定的时长提醒一下,就不必每次学新课文都强调了。

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我们就开始对这篇课文最关键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再用读来促进理解,直至完成一篇课文的学习,我常常觉得,这样的课文学习是浑然一体的。

而那时,精读课文往往会用一整节课的时间来学习,第二课时再处理生字。有时候一些课文简单,不需要讲一节课,就在学完课文后直接把生字处理掉。

总之,我一直习惯先教课文再教生字。而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效率是挺高的,学生不仅更容易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对生字的掌握也没有受到影响。

可笑的是,在作公开课的时候,我往往是先教生字再教课文,哈哈哈哈……

2

 

为什么公开课要先教生字?

因为大家都这样教。

为什么大家都这样教?

因为学习生字是为了扫清“拦路虎”呀!生字生字,就是生疏的字、不认识的字,连字都没学会,怎么学课文?!

多么伟光正的理由!

但是我们忽视了一点:生字,也是可以在语境中学习的,而课文本身,就为生字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语境。

学习课文时,对字词的要求,其实是能够正确地读出字音,理解由这个字所组成的词语在文本中的含义,就足够了。

那么一篇课文,识得的字肯定占了绝大部分,另一少部分较生疏的字,即所谓“生字”,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会渐渐变得熟悉,根本不会影响一篇课文的学习,也就是说,少数的生字不会影响孩子对一篇课文意义的理解。

为什么要用“生字学习”这个拦路虎,把课文的学习一砍为二呢?

学完生字,当然也可以重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去,但是总觉得课文的学习就少了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3

 

但我上面讲到的情况,是在孩子完全没有自学(也可以叫预习)的前提下的。

在全人之美课程的有效教学框架里,特别强调预习单的使用,即,在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先通过做预习单的方式自学课文,使学生能够站在大致相同的起点走进课堂,而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更深入、更高效地进行教学。

于是,教学环节就变成了先检测预习效果——课文是否读正确读流利了?字词是否掌握了?检测之后,再进入课文的学习。

为什么预习单要放在三年级再开始用?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还不具备自学能力,在朗读、识字、理解课文等方面还需要老师扶着走。

那么,在提前预习的情况下,就不一定非是先教课文再教生字了,而是紧扣重难点来开展教学。

所以,教无定法。

但说句实话,目前大部分学校并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或课程资源,很多时候还是凭老师个人在奋斗。而语文老师又常常兼着班主任,每天忙得……你懂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建议先教课文再教生字,学生在熟悉课文、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再去识字,会大大减轻识字的难度。我觉得这是比较高效的教学方法。至于写字,当然在是放在学完课文和要求会认的字之后,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4

 

忍不住,还是想说说朗读。

在教课文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示范读的作用。

一二年级是朗读的关键期,而朗读训练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模仿读,模仿读最高效最省力的方式当然是听老师读,即老师示范读,所以,学习新课文,教师的范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好的朗读本身就是一种“讲解”。老师深入理解一篇课文,在朗读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出这种理解。恰当的停顿,声音高低的变化,语气的舒缓或急促,重点词语的把握……这些都是快速将孩子带到文本中去的方式。所以,以训练朗读为其目的之一的晨诵课无比重视教师的范读,听教师范读不仅是学习朗读的一种方式,也是理解文本的一种方式。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二年级必须重视朗读训练,它可不是把课文读得好听那么简单,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包含着朗读者对文本全息性的习得。因此,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一篇文章,往往通过他的朗读就能听出来。

那么在全人之美课程的背景下,到了三年级之后,老师在语文课上示范读的机会其实就已经不多了,除非是在学生读不好的情况下,老师“出口相助”。好在这套课程体系中有“晨诵课”,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教师的范读都非常重要,因为诗歌本身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每一个阶段的诗歌都在挑战着学生的理解力,它比课文也更适合进行朗读训练。

那么,如果没有晨诵课的学校呢?甚至不使用预习单呢?我还是建议,即使到了三年级以上,也不要轻易放弃“教师范读”这个环节,有些课文,比如说明文、说理文,老师可以不范读,因为它本身就不是训练朗读的文本,但那些适合朗读的文本,老师最好能够进行范读,作用上面已经说过,不再重复。

话说回来,哪怕是说明文、说理文,老师范读一下,有时候也是一个小型的学生自学现场。比如,我会要求学生在听我读课文时,标出自然段,划出你认为写得好或有疑问的地方,甚至需要积累的或者课后需要掌握的词语我会在示范读课文时把它再重复一遍,孩子一听到重复,就自然把它用符号标出来。比如,我读完“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之后,会将“从容不迫”再重复一遍,孩子就将它划下来了。当然,这种小技巧登不了大台面,但对提高教学效率是有帮助的。

再偷偷说一句:即使是使用全人之美课程的学校,用了预习单(其实到了高年级,我喜欢把预习单设计成学习单),也不要完全放弃教师示范读的机会,比如在授 课的过程中,哪一段话孩子读不好,教师一定要示范读一下,别放过。尤其是适合拿来做朗读训练的文本。

5

涨姿势的图片

该总结一下了。

 

1.我认为,先教课文是更高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少数的生字不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习课文的过程也是一个浪漫学习生字的过程。

 

2.如果学校有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或教学模式,如全人之美课程的有效教学框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法,但常规课堂,先教课文更高效。

 

3.要重视教师范读,尤其是一二年级。三年级以上,遇到适合范读的好的文本,也不要轻易放过它。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先聊到这儿。其实觉得意犹未尽,比如从识字的角度出发,可以再写一篇文章,先学还是后学?完整学还是随文学?是不是可以作为下一篇的话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先教课文还是先教生字?今天咱来说道说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