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之小插曲:跟着导游长见识(3)

导游又开问了:哈密瓜是哪里产的?
哈密瓜不就是哈密产的吗?等等等等,如果这么问,那就绝对不是哈密产的,否则也就不用问了啊。
果然,哈密瓜的真正故乡是鄯善。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哈密瓜的名字不是“鄯善瓜”呢?
这就要从康熙说起了。
涨姿势的图片
清朝时期,各个地区的官员都需要在特定的时间里将本地的特产进贡给皇宫,供皇亲贵族们享用。当时,新疆存在着不少国家,比如哈密国便是其中的一个强国,而鄯善国则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小国在大国的面前,是很难有尊严的,因此很多时候都要通过巴结的方式来赢得一定的安全感。
在这方面,鄯善国便做得很好,为哈密国进贡了自己的特产——上百个上好的甜瓜。有意思的是,此时的哈密国国王正在纠结要给清朝皇帝送什么贡品,而鄯善国国王的行为,就给了他很好的选择。于是,这些甜瓜便通过哈密国国王之手,送到了康熙的手上。
康熙吃完哈密瓜之后,觉得非常可口,便向大臣询问其名字。大臣告诉康熙,这是哈密国国王进贡的,名字不大清楚。康熙灵机一动,于是便将这种好吃的甜瓜,称之为“哈密瓜”了。
顺带提一句,很多人会把哈密瓜写成“哈蜜瓜”,觉得那么甜的瓜,当然跟“蜜”有点瓜葛吧。其实,只要你知道“哈密”是新疆一个地名,跟蜜蜂或者蜂蜜没有任何关系,基本就可以写对了。
新疆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哈萨克族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主体民族。那你们知道哈萨克族一年搬家多少次吗?他们的毡房和蒙古包有什么区别吗?作为游牧民族,他们又是怎么谈恋爱的?你了解他们的“还子习俗”吗?
这一串问题,我没一个知道答案的。

李娟在《冬牧场》里写道:
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纯正的游牧民族了,他们一年之中迁徙距离之长,搬迁次数之频繁,令人惊叹。
据说,世界上搬家最多的民族,就是中国的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一年搬家最少五次,十几次也常见。据导游说,她上学的时候,班里的哈萨克族同学常常要请假,老师还不能不准假,不然学校放假后,他们会找不到家的。原来那些大学生放假回家找不到家的段子也有可能是真的啊,尤其是对游牧民族来说。她说最夸张的是,有的人家一年搬家多达百次!我觉得这个可真太夸张了。

看,蒙古包!
车里有人看着窗外喊了一声。
导游稍稍一扭头,也就暼了一眼,纠正道:这是毡房,不是蒙古包。
游客一般都分不清哈萨克族住的毡房和蒙古族住的蒙古包之间的区别。
哈萨克族和蒙古族都是游牧民族,他们饲养牛羊,要到牧草、水源较多的地方居住,这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像其他民族那样定居下来。牛羊群要追着水草走,他们也要跟着一起搬家。于是,蒙古族就发明了蒙古包,而哈萨克族就发明了毡房。这两种“建筑”的形状和风格还十分相似,也难怪一般人都把它们混为一谈。
其实,哈萨克族的毡房和蒙古包之间最明显的一个差别就是顶部的形状。蒙古包上面为圆形的屋顶,毡房的房顶通常为尖锥形状。此外,哈萨克毡房的门一般都向东开,而蒙古包的门一般都向南开。
朝东朝南这个区别对像我这样的人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东南西北从来没有搞清楚过;而且理性和感性经常在脑子里打得不可开交:理性说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当然是东方了;感性说我觉得这明明就是北边嘛。我常常看到太阳不可思议地从北边(或者西边)升起来却毫无办法,同理,我也经常眼睁睁看着太阳从东边落下,恨不得一把薅起来把它挂到西边的天空上。

哈萨克族的婚恋方式很独特。
为了保持本民族的兴旺发达,哈萨克族在婚姻制度中有一条科学的规定,那就是近亲不能结婚,这是由祖先留传下来的规定。规定不准在一个部落的青年男女通婚;如果通婚,也必须超过七代才行。
七代之内不得通婚,是因为把七代之内的当作骨肉之亲。为了保证在七代之内不通婚,每个哈萨克最少都要熟记七代以上的长辈姓名,多者可以熟记40至50代。一般通过询问长辈们的姓名,便可以知道是在七代之内还是七代之外。
为了避免近亲结婚,还有一个限制,联姻的人家之间还需要有七条大河相隔。

新疆十八怪之一是鞭子底下谈恋爱,指的就是哈萨克的习俗。
要知道什么叫“鞭子底下谈恋爱”,就得先了解“姑娘追”。
“姑娘追”一般在夏秋季节空旷、平坦的草甸上举行,远近牧民都骑马前来参观。在“姑娘追”活动中,不同氏族部落或地区的男女青年交错组合,一男一女两人一组。
比赛开始,男女并辔徐行,小伙子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姑娘倾吐心曲,甚至调情挑逗,姑娘羞到耳根发烧也只能保持沉默。到了终点,双双勒转马头进入回程的一瞬间,小伙子立即扬鞭催马,拼命逃奔,那温柔的姑娘忽然之间竟变成了个沙场女将,飞马猛追上去。一靠近小伙子,就挥鞭狠狠地抽打,这时小伙子是绝对不能还手的。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自然会手下留情,只见皮鞭子老在空中转圈子,却总是落不到他的身上,即使是轻轻落在小伙子的身上,也只是她表达对小伙子情感的方式。如果小伙子刚才言语轻佻惹恼了姑娘,那姑娘就会毫不客气,挥鞭狠狠抽打,小伙子也会为他的轻薄付出惨痛的代价。
哈萨克族有许多青年男女就是通过这种嬉戏式的相互追逐和交流产生了好感,萌发了爱情,并结为终身伴侣。
王洛宾在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中也写到过一个细节:“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歌中虽然写的是一个藏族姑娘,但和哈萨克的姑娘追有点相似。很早以前,我总觉得这个细节难以理解:明明是喜欢,为什么要用皮鞭打呢?哪怕只是细细的皮鞭,哪怕只是轻轻地打。这也许跟我们汉人说的“打是亲骂是爱”异曲同工?

最后说说哈萨克最奇特的还子习俗。
在哈萨克家庭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被称为“还子”的习俗。“还子”是指每对新婚夫妇要把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送给男方的生身父母。祖父母会把这个孩子当作自己亲生的最小的儿女来对待。从小到大,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彼此之间都以父(母)子相称。孩子对他(她)真正的亲生父母则以哥嫂相称。亲生父母对自己的这个儿女也同样要以弟妹相称。
“还子”习俗被认为是哈萨克青年对父母尽孝的一种表现方式。过去,年轻的牧民会到远方放牧,留下年迈的父母无人照顾,因此将长子或长女留给父母来替自己陪伴父母,让老人不再孤独寂寞。
随着社会转型,越来越多的牧民住进了城镇,过起定居生活,许多年轻夫妻不再愿意把孩子送给自己的父母,有的也不想再为老去的父母增加负担。因此,还子习俗已经在慢慢消失了。

这真的是一个民族一个习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新疆行之小插曲:跟着导游长见识(3)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