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爱滋养的亲情,才会有最美好的模样。

一个月前,三胎政策落地,网上网下段子频出,各年龄段吃瓜群众群情激昂,搞不清生三胎的热情和吃“瓜”的情绪究竟哪个更热烈些。

涨姿势的图片

几年前二胎逐步放开后,号称“全国最敢生二孩省份”的我大山东,据统计这两年出生人口也降幅明显,不知三胎政策出台,会不会再度刺激生育率的飙升。这一个月,会有几多宝宝已在蓄势待发中。

 

前几日电梯里偶遇邻居家一位两个女孩的妈妈,大的刚上小一,小的两岁多。我笑着问她:“新政又来了,还再要一个不?”

 

她头晃的跟拨楞鼓似的,“打死也不要了。”

 

才上小一的大丫头也撅着嘴说:“我再也不想当姐姐了!”

 

她妈妈轻轻地呵斥她:“你是姐姐,不能这样说。”

这番对话,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电影《我的姐姐》。

 

剧中的安然是在她十八岁时被一心求子的父母“赠送”了个弟弟,又在六年后父母突遭意外时而被迫“接盘”——只因为,她是姐姐。

 

安然不想为了“陌生”的弟弟而放弃自己的未来和人生,结果家里亲戚全都跑来指责她——

 

“他可是你的亲弟弟啊!”

 

“长姐如母,你不养他谁养他?”

 

当她决意要把弟弟送养,连一向疼爱他的姑妈——也是父亲的姐姐愤怒地指责她:“你要是敢送走你弟弟,我就去法院告你!”

 

还是因为,她是姐姐。无论是否情愿,自从成为姐姐的那天,肩上便担负了推卸不掉的责任,被寄予了保护弟妹的期望。

 

剧中的姑妈一生都被这沉甸甸的责任和期望所桎梏,永无解脱。所幸最终她理解了安然的抗拒和倔强,把对更多样人生的选择权交还给了下一代的姐姐。

最近几年,社会上因为一种现象而产生了一个词汇——“扶弟魔”,意指多子女家庭中的兄姊,通常因受到家庭的影响和压力,对自己的弟弟不计成本地奉献。很多影视题材也对此不无反映,比较典型的如《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安家》里的房似锦等等。

 

现实中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重男轻女家庭,也不仅限于姐弟之间,或许不像影视剧里那么极端,但先出生的孩子总有些不被看见的委屈梗在心里,历经多年无法释然。

 

我有个朋友,家里姊妹三个,她是大姐。

 

她讲过一件事,一件让她难以忘怀的“小事”。

 

有一年夏天晚饭前,十岁的她端着一碗刚熬好的绿豆汤正打算晾到饭桌上。三岁的小妹忽然跑过来,她躲避不迭,小妹摔倒在地,一碗汤全洒在她自己腿上。

 

妈妈见状赶紧去抱哇哇大哭的小妹,看哪里被烫到。并反手给了大女儿一巴掌——你走路不长眼睛吗?怎么不看着点妹妹?

 

没有人看到她被烫红的小腿。她又疼又委屈地大喊道:“错的又不是我!”

 

——像电影中的安然发出愤怒的质问。

 

“谁叫你是姐姐,姐姐就应该有姐姐的样子。”

 

相信生在多子女家庭的长子长女都听到过这句话:“你是姐姐/哥哥,就应该照顾/护着/让着弟弟/妹妹。”

 

这种“长幼论”似乎是铁打的真理,没有任何理由的强加在还未长大的孩子头上。

 

父母或许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并未觉得严苛。长子或长女本就应该更懂事,凡事做榜样,尊敬长辈,爱护幼小。因为一代一代大多这么沿袭而来,观念根深蒂固。就像安然的姑妈家冰箱上摆着的俄罗斯套娃,层层叠叠,代代重复。

 

但被如此要求的孩子心里都一直揣着一个:凭什么?!

 

朋友说,这是她一直梗在心头的一句话,但也是她从来不敢问的一句话,她已经习惯做一个“姐姐”,在家庭中承受并被忽视,甚至在以后的工作或人际交往中总是会习惯性讨好和退让,谨小慎微,哪怕自己并不想这样。

 

她腿上的那块烫痕已不明显,然而心里的伤疤一直都在。

记得单独二胎刚放开时,有个家有女儿的男同事第一波就递了申请。周围同事笑他是多么迫不及待的想要儿子。

 

他很认真的说:“不管生男生女,我得给我闺女添个伴儿。等将来我们不在了,闺女还有亲人,不至于孤单。”

 

希望孩子将来能在这浮沉不定的世界上,拥有一份与岁月等长的亲情陪伴,或许对于许多选择生育二孩的父母而言,这都是他们的美好初衷。

 

但是,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因父母之爱奔赴而来,他们降生的顺序不应成为被定义的理由,也不应成为一个人必须要承担另一个人生的必然使命。

 

爱是一种流动的能量,父母只有提供健康的、无条件的关爱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在不被偏爱、不被束缚的氛围中长大,他们才能够学会爱、懂得爱、付出爱。

 

当一个孩子知道呵护和照顾比自己小的生命时,不仅仅因为TA是哥哥或姐姐的身份,更因为TA是被这个世界爱着也爱这个世界的自己。

 

当弟弟或妹妹懂得感恩之情,不再把哥哥或姐姐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爱与被爱才同样让人成长。

 

手足相携共同对抗世间风雨,骨肉和睦共同领略人生万象,这才是作为父母养育第二个乃至第三个生命的意义,也是被爱滋养的亲情最美好的模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被爱滋养的亲情,才会有最美好的模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