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岩的网课结束了

小岩的网课结束了涨姿势的图片

论语开篇就说有朋自远方来,这是“来学”。来学在古代教育系统里是很重要的,与家塾正好相反。家塾是往教,有钱人聘请老师去教书。虽然很多有名的学者在困顿时不得不靠私塾谋生,但显然这不是体面的工作。像带着肉干到孔子家、用车载酒到扬雄家,才是古人津津乐道的体面的教育工作。

有一种折衷方案是书院制度。学生和老师各走一半的路,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坐而论道。宋代书院制度已经很发达,看全祖望所考宋代的宁波书院就已很多。因此书院成了教师谋职的体面工作,不但体面,还能培养有影响的人才,何乐而不为?

我对书院没什么研究,一个不靠谱的猜测,书院应该是科举考试科目稳定后催生出来的,是专门应对科举考试的。类似于现在的各类补习班。但随着朱熹、陆九渊等大学者加入,书院层次变高,不仅把应试的格局变了,还成了近古议政的渊薮。

大学开办之初,很多学者不肯到大学任教。原因很简单,大学与书院有区别,大学开创之初,不提供师生住宿,后来提供学生住宿,但因大学在城市,教授多是住家然后赶去课堂授课,教师又退回往教。很多人是不习惯的,感到很不体面,因此拒绝去上课。只有需要赚钱的比如鲁迅,才像赶场子一样北京大学、女子师大等等往教。

小岩2005年到大学教课,从2005-2014年一直住在大学校园里的宿舍,从宿舍到教学楼步行十分钟,电梯抢不过学生,自己爬七楼。2014-2018在大学一墙之隔外租房住,上课到教室步行五分钟。此后就搬到距离大学很远的南城住了。其实,来学、往教,在小岩这里都成了云烟,我们早没了自恃学问的骄傲,而是兢兢业业以求不失业罢了。然而今年的线上课程,让我体会到了不来学亦不往教的授业模式。怎么说呢?

存髣髴而不见兮,

心踊跃其若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小岩的网课结束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