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彼此作为力量的补给

(一)

涨姿势的图片

刚刚读完《如雪如山》中的第六个故事《雪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读这个故事会流那么多眼泪。猝不及防地,眼泪一次次涌满眼眶,顺着脸颊滑落。

 

其实开始读时,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读了几页都无感,甚至对那描摹细微的文字有些不耐烦。直到读到姜丽丽出场,才开始进入情节,随之,一点一点坠入进去。

 

我想,我是对女性各个年龄段、多重角色的深入共情,才流了那么多眼泪—-十三岁的少女巫童,三十岁的女人巫童;儿子十三岁时的三十多岁的母亲姜丽丽,失独的四五十岁的母亲姜丽丽。还有,那个生命戛然而止于13岁的少年吴桐—-巫童的同学,姜丽丽的儿子。

 

“巫童在黑暗里一动不动,其实这时她没感到多伤心,眼角却不断渗水,滴落在枕上,仿佛一伙微小的囚犯趁机从她身体里逃离,一个接一个钻出小窗,跳入织物经纬的海面。她想起搬家前,有个要好的女同学来跟她告别,忧愁又郑重地小声说,你怎么办呢?你这辈子算是完了。”

“她像是那年因罪获刑,被散弹枪打过,此后的年头,自己一次次做手术,把弹片一块块挖出来,但总难免有遗漏。弹片永远取不干净,总在阴雨天以绵绵的疼痛提醒她,有一条命、几十年和无数种人生的可能,从她手里滑脱了。”

 

“回到长居地,巫童收到姜丽丽的信息,询问她的具体住址。隔了两个月,她收到一个快递包裹,里面有一整套男人的衣服,西装、领带、衬衫、长裤、袜子。尺码是马闯的。

此后只要到换季的月份,她就会收到一套应季的男士服装。

 

巫童心知,她正受邀品尝一种孤独的结晶。她给那些男服加了防尘罩,用不容易撑变形的丝绸棉花衣架挂在衣柜里,跟马闯分手的事,她始终没告诉她。”(故事结束)

 

2023.11.11午后、11.12午后

 

(二)

 

上午,我提醒之杰交作业。

图片​
这是我们商讨决定的,也是我们一贯沿用的任务完成模式—-“督促,验收”。这种模式始于之杰五年级下学期。我把这种模式也用于自己身上,完成了无数“计划、任务”。

 

前几年,朋友说,之杰这么大了,还那么听你的话,真是太难得了。我倒觉得这不是“听话”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听话”,那其实是我做母亲的失败。

 

我认为,这是一种良好关系的呈现—-信任、合作,把彼此作为力量的补给。

 

(三)

 

昨天下午,与之杰和敏的交谈持久、愉悦、振奋。我们亮晶晶的目光交汇着、传递着。我们为彼此感到高兴,力量无声地流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把彼此作为力量的补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