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神》中恐怖的“人祭”说开去

王叔比干因为犯颜直谏被纣王剖开胸膛挖出心肝,伯邑考被剁成肉酱做成肉饼还让他的父亲西伯侯吃下……《封神演义》中纣王干的这些残暴事,让人记恨了千年。

电影《封神》中有这样一幕:纣王登基大典,比干灼龟甲占卜大商国运,龟壳断裂寓意“天灭大商”,比干给出的唯一解决办法是让纣王自焚,亲自献祭。纣王表态献祭,以此挽救商朝国运和天下苍生,并承诺鹿台建成之日,就是自己的献祭之时。

这里的献祭就是人祭。

涨姿势的图片

什么是人祭?人祭就是祭祀祖先或者其他神灵的时候,把人当作牺牲(祭祀或祭拜用品)奉献给祭祀对象。

有学者统计,纣王灭国前的270多年间,有记载的王室官方人祭至少用了13052人。

那么,比干被掏心、伯邑考被剁成肉酱,他们可能就是被当作人牲献祭的。

这种残酷的做法,我们其实并不完全陌生,甚至经常能从中学课本中看到类似的情节。

图片

在《西门豹治邺》中,西门豹巧妙地革除“为河伯娶妇”的陋习。

河伯是住在漳水里面的河神,只要每年给河伯送个貌美的媳妇,那漳水就不会泛滥了。不知多少普通人家的女孩就这样葬送了姓名。

这应该也是人祭的一种。

我们在课文中经常能看到“太牢”“少劳”的说法,这是用牲畜取代了真人来祭祀,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何为太牢?何为少劳?

过去祭礼的牺牲,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就是“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就叫少牢。

 

有个成语叫始作俑者,用来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意思是第一个用俑陪葬的人,大概会断子绝孙吧。

我们现在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存在不同的解释,这里介绍其中的一种。

孔子为什么说第一个制作陶俑的人应该断子绝孙呢?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难道不是进步吗?

在商代,王侯贵族通常是用活人殉葬,非常血腥残暴。到了周代,礼乐有序,人们都是用草人代替活人殉葬的。周朝末期,诸侯崛起,礼乐崩坏,贵族生活日渐奢靡,有人制作了更像真人的陶俑来取代草人。那么以后贵族为了攀比,很可能会直接用真人殉葬。

所以孔子才认为,第一个制作陶俑的人,引领了这种向活人殉葬发展的潮流,应该断子绝孙。

孔子是坚决反对活人殉葬的。

 

在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的开头,就有着这样一个压抑的情景:东周末年,礼乐崩坏,诸侯割据,战争频发。当权者拿活人殉葬,残忍至极。在黑洞洞的墓穴里,一位小女孩没有被捅死,她周围的亲人都被杀害了。小女孩哭喊着朝大门外跑去,但却永远被关在了一片恐怖的黑暗里……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大司徒以活人殉葬,孔子极为不满,当庭要求国君立刻废除,救下了陪葬的小孩。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从这个成语中能看出,孔子无疑是高瞻远瞩的,是希望做到防患于未然的。

孔子的高瞻远瞩、防患于未然还表现在对做好事领报酬的态度上。

鲁国曾颁布了一个法令,如果本国人在外边看到自己国家的俘虏,可以先自己赎回来,回国后再去规定的地方领取报酬。

孔子有个弟子做了好事却没有领报酬,孔子并没表扬他道德高尚,而是呵斥他的做法不当。因为你把道德的标准提高了,无形中让冲着报酬去做好事的人止步了,也就让需要帮助的俘虏失去了机会。

孔子果然是个智者,是个能走一步看十步的人,是个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

今天在某些地方的葬礼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纸扎的金童玉女,这可能就是远古遗留下来的习俗的替代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从《封神》中恐怖的“人祭”说开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