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四个儿子的名字也很讲究

苏门给后代起名字都很讲究。看看苏洵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

苏洵这一辈名字从水字旁,如苏澹、苏涣。涨姿势的图片

苏洵给儿子起名为苏轼、苏辙,兄弟俩的名字都有个“车”字旁。

苏轼、苏辙兄弟俩给后代起名,都有个走之底,都与行走有关。

先看苏辙三个儿子的名字,分别叫苏迟、苏适、苏远。

重点看看苏轼四个儿子的名字,依次是苏迈、苏迨、苏过、苏遁。

苏轼四个儿子的名字,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理性的深刻蕴含,显示了苏轼对世事人生的参悟。

读过中学的人,可能只知道苏轼的大儿子苏迈。在苏轼的名篇《石钟山记》中,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这里边就提到了长子苏迈。

但也仅此而已。

苏迈是苏轼发妻王弗所生。苏轼被贬海南时,只带着幼子苏过与朝云,其余一家大小寄寓惠州白鹤峰下,交给苏迈照看。苏迈文章政事,卓有父风,可惜诗文大多散佚,只留下些残句。

次子苏迨,是苏轼续弦王闰之所生。苏迨先天营养不良,四岁还不会走路。苏轼多方求治,甚至让苏迨拜杭州天竺寺辩才为师,剃度摩顶。后来苏迨活蹦乱跳,不知到底是哪个环节起了作用。苏迨一直不愿做官,后来才去武昌当了个管库官,最后在靖康之乱中死去。

三子苏过,是王闰之在杭州所生。苏过与父亲在儋州贬所,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苏过遗传了父亲的细胞,改进了薯芋的吃法,把山芋与饭粒一起炖成羹。苏轼尝后非常满意,将其命名为“玉糁羹”。苏轼赦还后,苏过在颍昌安家,自号斜川居士。

宋《挥麈录》记载:(苏过)翰墨文章,能继承其家,士大夫视之为“小坡”。靖康中赴官途中在河北道遇绿林,胁迫其入伙。叔党(苏过字)曰:“汝辈知世有苏翰林乎?吾即其子也。岂肯随尔辈求活草莽间?”他独自通宵痛饮。次日视之,已经死了。只可惜世人很少知道他这一节操。

四子苏遁,是朝云在黄州所生。苏轼那首《洗儿》诗就是为他所写:“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可惜不满一年即夭折于金陵。

他们的父亲过于大名鼎鼎,过于光芒四射,原本也很出色的儿子们也就显得黯淡无光了。

苏轼为四子所起之名,皆有深意。

苏迈,字伯达。苏轼希望长子勇往迈进,实现人生通达的境界。

苏迨,字仲豫。也许因为苏迨身体不好,苏轼要求不高,只希望他的人生能够“及得上”,不必去超越别人,活得安豫就很幸福。

苏过,字叔党。古人先取名,后取字,“男子二十冠而字”。苏轼为三子取名“过”时,应是寄寓吉善,含有渡、至、越的意思。取了“党”字后,名与字关联,“过”才有了过甚、过失之意。《论语·里仁》说人的过失各分党类,观人过失处可知其是否仁厚。苏轼用这一典故,希望苏过能为君子之过,勿为小人之过。

苏遁,“遁”是逃跑的意思,很可能是苏遁死后所取,为的是纪念。

如果将迈、迨、过、遁融贯起来,就会发现其中含有变化、往复的思想。四字寄寓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若是细细琢磨,别有一番深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苏轼四个儿子的名字也很讲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