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众”一词到底是怎么来的?

同事问我:我知道“吃瓜群众”是啥意思,但这个词到底是咋来的?

我一愣,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这并不影响我在生活中驾轻就熟地频频使用这个词:谁的八卦?我也来吃个瓜;我哪知道啊,我就一吃瓜群众;来来来,我们一起吃瓜……

我用这个词的时候,基本是在自嘲。我也清楚,这个词一出口,我就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看热闹的旁观者。

可是,“吃瓜群众”为什么用来指看热闹的旁观者呢?我试着考证了一下来龙去脉。

涨姿势的图片

这当然是一个新词,是一个网络用语,它只有五六年的历史。

大概是2016年,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自此以后,大家就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事不关己、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过去,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常常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有的发表意见,有的就是不着边际地闲扯。后边这些闲扯的就是吃瓜群众。

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使用,它自然就鲜活起来,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语言就是这样,有些词用着用着就莫名其妙地失去了活力,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久而久之,就只能在故纸堆里找了。与此同时,总有些新词新语横空出世,成了人们生活交际中的新宠。

这也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吃瓜群众入选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可是,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上边说的只是结果,吃瓜群众为什么会被当作看热闹的围观者呢?这中间总得有个桥梁过渡一下吧。

图片

据说,“吃瓜群众”中的“瓜”,实际上就是“瓜子”的意思。在论坛、IM(InstantMessaging的缩写,是即时通讯、实时传讯的意思,指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的实时通讯服务)群中,经常有人发言讨论一些问题,后面就一堆人围观扯淡,此时就会形成像下边这样的盖楼、刷屏:

前排出售瓜子

前排吃瓜子

前排吃瓜

吃瓜群众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于是就有人干脆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来形容围观某件事情的人们。

再后来,“吃瓜群众”差不多等同于“群众”一词了,可以用很多词来修饰,例如“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吃瓜群众”“然而吃瓜群众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很明显,在上边这些用法里,吃瓜群众可不是单纯看热闹的围观者了。

我总觉得以上说法有点牵强,说服力不强,反正我是觉得“瓜子”和“吃瓜群众”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也太没有说服力了。

我继续考证,终于让我找到了另一个看起来很靠谱的解释。

在《礼记》里有这么一种说法:

为天子切瓜,削皮后要切成四瓣,再从中间横断,用细葛布盖着呈上去;为诸侯国的国君切瓜,削皮后把瓜切成两半,再从中间横断,用粗葛布盖着呈上去;给大夫只削皮就够了。士和庶人自己削瓜,削皮后把瓜蒂去掉直接咬着吃。

所以,自古以来,要自己削皮吃瓜的,就是不知内幕的“群众”。

图片

这种说法能追根溯源,而且一下子就上溯到了《礼记》,学术感满满的,看起来非常高大上,也有理有据的样子,似乎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事情就怕细琢磨,我就偏想钻个牛角尖:若只说吃瓜,天子、诸侯、士和庶人都会吃瓜的,为什么士和庶人(就是老百姓,就是群众)就是“吃瓜群众”呢?天子和诸侯也是吃瓜的啊,只不过有人替他们削好皮而已,他们只是不用削瓜皮罢了,怎么“吃瓜群众”就只指群众呢?好像也没有道理啊。

如果吃瓜群众一词的来源真的跟《礼记》有关,那叫成“削瓜群众”岂不更确切?毕竟,只有士和庶人是要自己削瓜的,人家天子和诸侯只负责吃瓜。

可见,这个出处也没有多大说服力。也许另有出处也说不定。

还有一个也许,有些词就是莫名其妙地出现了,无根无缘,却能迅速横扫天下尽人皆知,没准“吃瓜群众”就是这样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吃瓜群众”一词到底是怎么来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