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好看一点

看石磊的《上海饭局》读到这一段:60年代初期,从宁波来上海读高中,要好的同班同学,住在威海路,家里是开轮胎铺子的,同学是轮胎铺的小开。我到他家里去白相,很震惊他家里的起居饮食,他家里吃梨,是切成小块,摆在瓷盘子里,每一块梨,插一支牙签。我家在宁波也算是个知识分子家庭,却从来没有这样子吃梨的。涨姿势的图片

60年代初期,上海普通家庭,就有这种文明程度,我很震撼。

我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水果喜欢切块,摆在瓷盘子里的,既好看又方便吃,两种以上水果,还可以摆造型。二姐每次切水果嫌麻烦,要么一切两,要么切成条,她说,“不用切这么小块的呀,大口吃过瘾。”

我试过不切水果,聋娘也不会要求我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拿把刀切成小块。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切小块吃起来比较方便。

记得每年清明扫墓结束,二姐总是会买一根甘蔗,大概是风俗习惯,预示生活多一点甜,边走边吃,考验牙齿的时刻到了。我总是有点不习惯,象征性的啃两口就不吃了。

吃水果,切与不切是每个人的习惯,如果从吃的人的角度考虑,大多数情况还是需要切的。比如,这次去徽州大阜夏季学堂基地做义工,有时会给孩子们安排吃西瓜,如果切成一瓣一瓣的,吃起来水哒哒滴,有时顺着你的手腕滴下来,吃完一天世界。

我每次都把西瓜去皮,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个组装一大盆,先排队洗手,然后大家围着桌子吃西瓜,瞬间光盘。

比如,家中请客,我妈妈掌厨的时候都是先上凉菜,待客人坐定开吃,开始一个个热菜炒出来,装盆以后,盆边沿的菜汁都要擦干净,端出去的菜,色香味俱全。现在我弟媳掌厨了,厨艺超级好,那就更讲究了,现炒现吃才能保证客人吃到每一个菜都是热气腾腾的最佳口味。我在家请客也是这样的,不过,厨艺一般般。大姐说,“我习惯把菜全部炒好,摆好,这样大家可以一起聊天,从头吃到尾,否则,总是有一个人一直在炒菜,缺席。”

女主人的位置从来不在餐桌上,一直在厨房间与餐桌间穿梭。

早上,我给老公下面条,我要跟他确认时间,什么时候吃?我下完面条,端出来就开吃,最佳口味,放个几分钟,那碗面就废了。

对于我,吃是一种享受,看也是一种享受,同样一个菜,装在不同的器皿里,效果是不一样的,看看也舒心。

好吃又好看这件事,也是要有人配合的。

人在没有饭吃的时候,只要吃饱肚子;等到吃饱了肚子,就想吃得好一点;吃得好一点了,就想着吃得好看一点……这是人的需求,也是饮食文明的进步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吃得好看一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