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不敢,力量之源

最近读完了李一诺的《力量从哪里来:面对每一个不敢》,这本书也是很多朋友已经读过的了,还没阅读的朋友可以抽空读一读。

涨姿势的图片

这本书是李一诺的个人成长历程的回顾,也同时是奴隶社会公众号、一土学校的缘起和成长壮大的精神根源。一诺本人的标签很多,清华大学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奴隶社会和一土教育的联合创始人、三娃妈妈、有马甲线。其实看到这些标签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就是“牛人比你还努力,牛人比你还拼命”这种观感。她似乎什么都没有耽误,她也似乎什么都可以搞定。

 

就是这样的牛人,在这本书当中,却可以看到一个个真实发生的事件,她也是从面对每一个不敢当中成长变成这么多标签的自己的。她也曾经不敢开口,不敢做,不敢想,不敢要。不敢不同,不敢改变,不敢发声,不敢做梦。不敢爱人,不敢爱己,不敢接纳,不敢面对真相。

 

面对一个个不敢的过程中,她选择的是源自她妈妈和姥姥的代际传承的生命力“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继续想办法呗”。在时光的缝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之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有一次手臂做了手术,身体状态不佳,但恰好是遇到奴隶社会的一次重要直播,到了她该上场的时候,她立刻切换成专业的职场人形象,在镜头前侃侃而谈,不知情的人们根本就无法知晓她本人正在遭受的身体不适。她回顾到这个例子的时候说的话也同样让我印象深刻:“其实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即使一地鸡毛,也要打起精神,“粉墨”登场”。这句话让我真正感受到真诚,只有真的切身经历过的人们,才能有这样的感悟。

 

书里还有缓解育儿焦虑的许多心理按摩,以及她本人亲测有效的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方法论,书里举出的例子,都是她亲历的或是亲朋好友亲历的,真实的故事自然散发着熠熠光辉。

 

阅读这本书,不是意味着自己就要以一诺为榜样,要怎样怎样。对我来说,她在书中的多次关于生命意义的一系列发问,是最让我深省的。

 

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想象一下,当你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希望自己的家人、朋友以何种方式和你道别呢?如果你有机会给自己写墓志铭,你希望上面写的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墓志铭,你在此时此刻可以有什么不同的选择?有哪些不敢,可以开始面对?

 

类似的问题,曾经在别的个人成长类的书中有看到,但是都没有那么震撼我,也许只是因为我一直觉得墓志铭这件事太遥远。但是,见到了越来越多的无法预料的意外事件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这件事也许真的需要早做一些准备。

 

可是,在尝试之后,我发现,在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仅仅就第一问就已经把我快整崩溃了,根本没法继续思考下去。

这个不敢,在第一问就被死亡的恐惧威慑住,动弹不得。

但是终究,我还是需要直面的。因为直面不敢,就是力量之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直面不敢,力量之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