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兹在兹,是检测你是否投入一件事情的重要标准

连续三个周五,一百多公里的长途到家后,我都是吃过晚饭,简单洗漱后就躺到床上,八点左右便睡着了,直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醒来。一周的劳累随着这长长的睡眠消除大半。

 

昨天又是周末,昨晚又是一个满足的睡眠。早上冲完澡,头上裹着干发帽,在镜前拍爽肤水,整个冲澡过程中对一件工作的思考突然有了眉目。我便边拍着脸边用胳膊肘摁下卧室的门把手,走进来跟H先生吧嗒吧嗒说了一通,他“嗯嗯”地回应着。我也不管他听懂了多少(不过他大部分都能听懂,因为平常跟他叨叨的太多了),说完就转过身,又回到镜前,拿起乳液。

涨姿势的图片

然后一句话就从脑海中冒出来——念兹在兹,是检测你是否投入一件事情的重要标准。

 

念兹在兹,实在是我二十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中常有的状态。

 

1

 

主动或被动,我们常常要面对很多事情或工作任务,这些事情或任务对我们来说都是挑战,需要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全力以赴。

念兹在兹就是一段时间里,你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一件事情上,没有精力关注其它。

我在体制内工作的十几年中,多次要准备公开课,每一次比赛都是念兹在兹。

2008年春天,我参加了一个课题组的赛课活动。在后来的以《举手向苍穹》为题的教师成长分享中,我这样写道:

 

2008年春节,刚刚晋过小高职称的我接到一个新任务,学校参加的课题组要举行赛课活动,如果被选拔上,将有机会赴江苏太仓去作课。

 

初听这个消息,我感觉一个千斤顶压在了我的头上!但是任务必须接下来,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我在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自我激励中开始了艰难的准备之程。从选课到在江苏省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作课,拿着一等奖的荣誉证书回来,2008年的整整一个春天都快过完了。那年春天,我不知道柳条儿是什么时候泛黄的,等我有心情欣赏它时,它已“万条垂下绿丝绦”了。

 

 

2

 

念兹在兹就是你心里装着ta,看见什么都会想到ta。

2011年冬天,我承担了网师杂志《啃读者》美编工作。在年度叙事《2011,我为谁而疯狂》中,我写到设计杂志封面时说:“在电脑前一坐一晚上,功劳就是搜集了两文件夹的图片素材;查找翻看网上的电子杂志封面,寻找灵感;吃饭时偶尔抬眼看电视都会留心某些平面设计,在街上被塞进手里一份广告单也会不由自主地看看它是怎么设计的……”

有一年暑假,我在QQ空间里坚持每天写日记,文字中有以《神奇的种子》为主题的这样一篇记录:

图片

近黄昏的时候,帮爸爸搓麦子。

 

一张红漆小方桌,几把小椅子,簸箕、小盆儿、红线扎成一个个小捆的麦穗儿凑成一小块儿“工作”场地。

 

年过八旬的外公也坐在场地里,闲散地捡拾着我搓完后的麦杆儿,扫扫满地的麦皮儿。女儿坐在我和爸爸中间,清脆着她的小嗓子叽叽喳喳地拉话,还时不时让我搓好的麦籽从一个盆子蹦到另一个盆子里去,乐此不疲地做着“无用功”。

 

四代人,围在一起,围着一份安逸的幸福。

 

看着搓出的一粒粒麦籽,我似乎看到了遥远的古代,人们是怎样在无知中摸索,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使这小小的植物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一粒麦籽能结几穗麦子?”我问爸爸。虽然有个搞农业研究的父亲,但在农业知识方面,我几近于白痴。(唉!岂止是农业知识,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能结三十穗儿。”爸爸平静地回答。

 

“三十穗儿?”我吃惊地问。

 

“嗯。”爸爸继续数着他的麦籽。

 

眼前的一粒粒麦籽突然变得无比神奇!这么小,这么小!黄棕色的外皮里包裹着一股什么样的力量,竟能结出三十穗儿麦子?要有一千多粒!大自然是何等神奇,又何等神秘啊!

 

突然想起教师。优秀的教师也像一粒麦籽,心中存储着智慧的力量,把这种力量播撒给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便都成了他结出的麦籽,去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其中有一部分又变成麦籽,把智慧再播撒给下一代孩子,如此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做个好教师,做个“神奇的种子”吧!

暑假里,由麦子想到教师,是不是也是我对教育事业的一份念兹在兹?

 

3

 

如上文所列举的几个例子一样,念兹在兹,有时是因为一项任务,有时是因为一份热爱。

 

当我们承担一项任务时,有担当精神的人会念兹在兹。无论是要作一节优质课,还是要申报一个课题,或是准备一份演讲、一个讲座,在准备这个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你总是处于念兹在兹的状态,那么最后的结果一般都不会差。

 

出于热爱的念兹在兹的例子则更好举了。你爱一个人时,是不是心里时时刻刻都会有他(她)在场?他(她)像一个风筝,你将爱之线牵在手中,时刻关注着他(她),很多不着边的事情,都会拐几个弯儿想到他(她),这就是念兹在兹。

 

最幸福的事,当然是责任和热爱恰好同步,于是,你的一段生命时光甚至整个生命,便有了力量和光彩。

 

比如养育子女。初为人母时,我对“母亲”这个角色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念兹在兹。在女儿尚在腹中,我就阅读各类早教书籍和育儿书籍,她出生后的那几年,更是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她,用饱满的爱滋养着这个小小的生命,无论为她付出多少时间都觉得值得,无论有多么劳累都愿意和她呆在一起。那种时时事事的牵挂,也是一份“念兹在兹”。这份“念兹在兹”,既是为人母的一份责任,也是对这份责任的爱,是心甘情愿地背负。

 

我想,每一个优秀或卓越的人,对自己领导的团队或热爱的事情,一定都是念兹在兹的。

 

任正非、雷军等创建一个品牌的大咖我们按下不表,放眼网络和现实中的优秀校长,哪一个不是对自己的学校念兹在兹?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他(她)心中时刻装着班级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他(她)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的所有事情,都会想着拿到课堂上对孩子进行教育或跟孩子进行分享;一个优秀的学科教师,他(她)会不局限于教材,而是将生活中与本学科相关素材都伸手拈来,去跟孩子互动,促进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

 

生命长途中,我们经历的念兹在兹的人和事越多,生命越有厚度,越有品质。

 

年轻时爱人,中年时爱事业,等我们老了,就爱天下吧!

 

 

4

 

但是,动不动就念兹在兹的人,常常会显得与众不同。

当别人都把“有一天能够躺平”作为生存的目标时,你却天天忙碌,承担事务,认真工作……于是别人会觉得你是个老实人,甚至傻子——挣同样的工资,人家那么悠闲,你却整天累得像条狗。你甚至也因此怀疑自己,还在众人面前自我调侃。

但是,亲爱的你,我想说,可能你像《男孩、鼹鼠、狐狸和马》这个电影中的马一样,只是因为你有一双翅膀,所以你才显得与众不同。

你的念兹在兹会转化为你的才华,你的才华将成为你的翅膀,带你飞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念兹在兹,是检测你是否投入一件事情的重要标准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