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

耶鲁教授陈志武在一篇文章中揭露了一个残酷真相:
中国学生普遍被认为基础扎实,勤奋刻苦,学习能力强,但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整体地位却不高。
美国基础教育世界公认竞争力不强,但是美国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一个“水平很低”的基础教育却支撑了一个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也许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吊诡的现象之一。
细细思考了一下,现实似乎就是这个样子。

涨姿势的图片 第1张

陈教授在文中探究出一番道理,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第一,越来越多的孩子不能从教育中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
恢复高考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我们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跑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累,却很少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奔跑?
目前,这个过程正在向低龄化阶段发展。由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比拼心理,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正在进入历史上最狂热焦躁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孩子不能从教育中享受到快乐,不快乐的时间一再提前。
第二,教育需要“不实用主义”。我们的教育过于功利。在美国,强调教育对人本身的完善,即使是公立教育机构,也依然把提高本州人民素质作为最根本的教育目标。因此,实用主义哲学最为盛行的美国,在教育领域却非常地“不实用主义”: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教给学生的越是些“无用”的东西,如历史、哲学,等等;越是优秀的学生,越愿意学这些“无用”之学。
涨姿势的图片 第2张
现在,教育基本成了学生人生中不得不忍受的一个阶段,一个跳板,能有多少学生享受教育,并从中感受到快乐呢?
我也对现在的教育不满,但我并没有怀念曾经的教育。
我读小学的时候,上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天天背着土布缝成的土里土气的书包,里边轻飘飘装着两本书两个本子,蹦蹦跳跳去学校——学校有一群可以一起玩的同学,谁不喜欢去呢?
认了三两个字,就嘚瑟得不行,遍天下找所有印着字的纸片,装模作样连猜带蒙地读一遍,显摆自己是个识字的人了。大人也配合,买个菜卖个鸡蛋,也让刚刚学了点加减乘除的娃娃给算算。读书让人体会到的成就感无与伦比。
即使已经恢复了高考,因为升学率实在太低,低到可以忽视不见的地步,所以没人觉得幸运会降临在自己头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从没抱过什么希望,学校、社会也没有,那是名副其实的快乐教育。所有的孩子都没有压力,就那么野生野长,快乐绝对是真快乐。
跟过去相比,我会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吗?并没有。
我们的老师,也就是村里读过中学的年轻人而已,给不了我们多少知识。直到上了高中,老师们才算正规了,刚刚当上教师的大中专毕业生,教我们语数外,直到高三陪我们高考。有幸能靠着读书改变命运的学生,若从小学算起,数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实在没有什么可怀念的。
再想想曾经为了一块钱的学费发愁,每到开学就陷入两难的痛苦——既盼着开学,又因为拿不出学费不能去报名只能窝在家里——我对从前的教育更不留恋了。
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绝不会为了学费发愁,学校能提供的教育绝对远远优于从前,可是,快乐却大打折扣,甚至没有了。
如何能兼顾二者呢?全社会都要求高学历,所有家庭都被裹挟其中,有多少人能独善其身呢?很难,眼下似乎无解。
涨姿势的图片 第3张
至于史哲这类“不实用”的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地位自然比不上数理化。语文若不是在高考中占了150分,也就岌岌可危了吧。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吊诡:你越是忽略放弃那些“不实用”的,想腾出更多时间学好实用的,你就越学不好实用的。
 
中国教育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陈教授给出的思路是这样的:一旦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这个我信。可是,这个难度有多大是不难想象的,即使可以,我担心还是会“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能唤醒的孩子数量恐怕太有限了。那些没能被唤醒的孩子,将来就是后悔也晚了,那他们就注定只能成为基数了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教育: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