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的故事

2021年入冬时节,一对年轻夫妻在京郊的山村里租下了一座农家小院。

 

院里有三间北屋,两间西屋,一个杂物间。院墙边有一片小菜园,不远处还有一个小果园,种着十几棵樱桃树。

涨姿势的图片

他们领养了一只猫,叫大橘,还没做父母的夫妻俩把大橘当孩子养。

 

房子很老了,房龄比他们的年纪都大。屋顶黑黢黢的,墙皮斑驳,水泥铺地,不收拾根本没法住。

 

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小两口开始动手改造小院。

 

怎样在不破坏主体结构及保留其年代感的情况下,把小院打造成既符合自己审美同时兼具实用的效果,并且还要省钱,真的不是一件易事。

 

机械专业出身的妻子思维缜密,动手能力极强,对于小院的改造方案似乎了然于胸,轻言慢语“指点江山”,五大三粗的丈夫乐颠颠甘为她的“助手”。

 

修顶棚、抹墙皮、铺地板、做家具、建花园……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划和节奏,一砖一瓦一桩一件,如燕子衔泥般往来有序,忙而不乱。

 

并且在繁复的进程中,不断迸发出许多新奇的亮点——卧室墙面上有一方类似佛龛的空缺,妻子小作沉吟,随即泼墨一幅,然后取一块废弃的纤维板,自己钉框、装裱,挂在墙上,斗室雅气顿生。小两口修剪完果园的树木之后,本就疲乏至极,妻子在回来的路上却发现了一块好看的石头,几十斤重,丈夫便帮她背回家,摆在自制的博古架上,犹如神来之笔。

 

类似的亮点不胜枚举,辛苦劳累之余,也不乏独属于夫妻之间的逗趣和温馨。修缮顶棚时,妻子想出一个好办法,用裁成一条条的麻布进行修葺,他们一点点用小棍把边缘塞进椽子里面去。丈夫的工艺不错,妻子由衷夸赞,老爷们儿铺得就是好,平平展展。丈夫回,那还不是老娘们儿教导得好呗。即便满身疲惫灰头土脸,彼此会心一笑溢满甘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作的间隙摘一篮自己种的菜,烹几盘可口的肴,斟两杯自己酿的樱桃酒……乡间土炕上抵足对酌,烟火氤氲中,眉眼交汇处,两情愈笃,身心皆安。

 

这世上哪有什么神仙眷侣,肉身凡胎的男女之爱,最美好不过是你知我,我懂你,有情有义,有谦有让,携手共度漫长,寒暑不离不弃。

 

我是一个很少刷短视频的人,前不久才无意中刷到他们的视频号——《小东下乡》。小东就是妻子,短发,圆脸,戴眼镜,清秀淳朴。高大魁梧的丈夫姓李,不知叫什么名字,但被网友们戏称为“东嫂”。

 

 

被这一对慧心巧手的夫妻所打动,随即成为粉丝,并陆续回溯了他们一年多的“小院”时间,跟随其脚步依稀迭映出我们昔日的印迹——两个人,结成一个家,不管栖身之处是租来的还是借来的,是长住还是短居,能力所及的情况下,以赤诚之心和成人之思,打造独属于自己的温馨家园,过涵养身心的生活。这样的居所,茅屋也如天堂。

 

只是世事总多意外。7月末,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洪灾席卷华北大地,多少家园遭遇没顶之灾,目睹者无不揪心。8月初,《小东下乡》视频陆续更新。得到两个令人心安的好消息:其一小东夫妻已于大雨前远赴江苏老家,平安无事;另外小院因地势稍高也逃过一劫,未被泡水。

 

同时也有两个坏消息,一是大橘丢了,意外跑失在小东的老家;还有一个坏消息实在糟糕——小院所在的山村被划定为未来泄洪区,将很快面临整体搬迁。

 

这也意味着,小东夫妻倾心倾力打造了一年零八个月,于7月24日才刚刚完工的家,不日将片瓦无存化为乌有。

 

当看到视频里小东带着怅惘与无奈慨叹“千千万万个不舍”时,隔屏同样为之心疼。

 

不由想起1998年的春天,我们终于拥有了第一套单元房。那是在结婚四年两度辗转于单身宿舍的局促,是我们在冬夜的街头望着别人家窗口的灯光羡慕过无数次的三室一厅。

 

那是栋二十多年的老楼,前主人搬走后,尘渍厚重,电线凌乱。老张一点一点用凿子在墙上挖线槽重新埋线,我则化身粉刷工和油漆工,我们还大张旗鼓寻木料做家具……从春到夏,每个周末的时间几乎都投入在收拾房子的忙碌和欣悦中,乐此不疲。

 

只是,我们搬进去仅住了八个月,那栋楼就被拆掉了。

 

我们曾在瓦砾堆上寻找,哪块涂着新漆面的地板是我家的。

 

我相信被倾注了情感的事物是有感应的,当我们深深不舍时,它也用留恋藏在我们心头,好多年记忆犹新。

 

人生是一个不断得到又不断失去的过程,如花开花谢月圆月缺,失去固然令人惋惜与怅惘,但正因有缺憾的存在而使我们更懂得珍惜和热爱。

 

最近更新的两期视频中,小东夫妻又回到了小院中,搬迁时间还未确定,山村貌似又恢复了往日平静。初秋阳光下,采摘,晾晒,烹煮,对饮,小两口享受着弥足珍贵的乡居田园生活。

 

他们脸上挂着恬淡的微笑,眸子闪着亮光。忽然释然,对生活报以诚挚之心,永远不泯热爱的人,一定还会创造出更多的美好。

 

就像山间奔淌的溪流,时急时缓,时常遇到阻塞,绕个弯仍一路向前,不竭不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看来的故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