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为什么可以入选高中课本?

涨姿势的图片

下课了,一女生过来问道:老师,《雷雨》这么狗血的剧怎么能收到课本中呢?

我愣了一下。

《雷雨》是一篇老课文,教过好几届学生了,以前从来没有学生问过这个问题。

先看一下《雷雨》的剧情:

周萍是周公馆的大儿子,本与继母繁漪有染, 自与女佣四凤偷偷恋爱后, 便不再理会繁漪。周萍和四凤不知道他们是同母异父兄妹。

伤心欲绝的繁漪想挽回周萍的心。她知道周家二公子周冲喜欢四凤, 便邀请四凤的母亲鲁妈到访,希望鲁妈立即带四凤离开。

鲁妈去周公馆找四凤,遇上了周公馆的老爷周朴园,揭开了三十年前的往事。当时,她在周家做工,与周朴园相爱,生下周萍和大海, 但终被抛弃。她带着大海改嫁鲁贵,生了四凤。

鲁妈计划带四凤远离周家,四凤却已经怀孕,要求周萍带她走。事已至此,鲁妈只有催促两人快走。繁漪阻止周萍离去不成,抖出各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周萍和四凤知铸成大错,羞愤难当。周萍吞枪自杀, 四凤在夜幕下的雷雨中触电身亡。周冲为救四凤也触电身亡。

我猜学生觉得《雷雨》入选教材奇怪的原因可能是剧情:与继母有染;同母异父的兄妹恋爱,而且还怀了孕;兄弟俩爱上了同一个人……这么狗血的剧情在网上也就罢了,怎么能进课本呢?

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打算正式回答一下。

图片

《雷雨》被奉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是当之无愧的经典。

首先,《雷雨》把“三一律”落实到极致。

《雷雨》是典型的“三一律”戏剧,是在“三一律”规则下最完整、最出色的剧作,都不必加上“之一”的。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三一律”。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具体点说,就是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要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三一律在欧洲剧坛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雷雨》通过一天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两个场景(周公馆客厅和鲁家),将一个极有戏剧冲突的故事呈现给观众,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其次,《雷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曹禺在提到该剧创作时谈到,《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

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雷雨》集中展示了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复杂纷繁的矛盾纠葛,阐明了它不仅是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悲剧,同时也是各个人物自身的悲剧。悲剧的真正制造者是时代和社会,要避免这种悲剧,首先要改造的是人的心灵。

曹禺在剧中控诉的,其实是整个时代和社会。

《雷雨》发表于1934年。在那个年代,敢于控诉时代,批判资本家,讽刺旧社会,就是有魄力、有见地的大突破。至于剧中写到的、在我们的传统中一般会回避的乱伦,自然也是一种突破。

敢说当时的人不敢说的话,敢做当时的人不敢做的事,这就是《雷雨》划时代的意义。《雷雨》值得被铭记,也值得被奉为经典。

第三,《雷雨》塑造了极有魅力的立体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雷雨》中的人物典型、立体,形象丰满。曹禺将情绪和矛盾充分交织在行动线上。

 

比如周朴园身上,就充分体现出人性的复杂。

很长一段时间,周朴园都是虚伪、狡猾、冷血的化身,这很明显是把人物简单化了。在周朴园身上,还有温情的一面,他对侍萍的爱也曾经是真心的,他对侍萍的怀念也不都是假意。

曹禺曾说: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

认识周朴园形象的文化意义可能就在这里:

在利益社会中,当人的情感遭遇理智时,人若不愿失去现实利益,就只能付出情感作为代价。

人的生存困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周朴园曾经出国留学,接受了新的知识,但是,他的思想却烙上了深深的旧时代痕迹。也许,知识只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思想才能改变一代人吧

第四,《雷雨》的戏剧语言隽永悠长,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潜台词。

台词是剧作家刻画人物的基本手段,也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依据。《雷雨》人物台词精炼含蓄,充满了独特的时代气息和人物气质,符合情境又颇具韵味。大量带有潜台词的表达都使人细细琢磨,隽永悠长。

 

比如下边一段台词: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周朴园的冷酷通过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

鲁侍萍: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五千块钱今天看来一点也不多。但对侍萍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巨款。侍萍当时在做洗衣工,每个月工资8元,这5000元是她50年工资收入的总和。你可以认为周朴园只是想用钱来解决一切,但这里有没有对侍萍的愧疚和一点点温情呢?)

(鲁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这里的句号用得太好了!穷苦的侍萍居然撕掉了五千块的支票,资本家周朴园难道不感到惊讶吗?那“侍萍”后边不得跟一个叹号才配得上这个惊讶吗?但是,曹禺却用了句号。我觉得这个句号也可以看作俩人真心相爱过的一个证据:周朴园是了解侍萍的,所以对侍萍这个举动他才能不感到意外。)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就算得清的。

《雷雨》中像这样耐人寻味的台词比比皆是。

黑格尔在《美学》中写道: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

《雷雨》当之无愧。

 

最后,说一下可能会对剧情产生的一个误会。

有读者可能觉得这剧中的人物关系巧合也太多了吧,别说生活的真实了,连剧中情节的真实都能让人产生严重的怀疑。

从前听书的时候,我们能经常听到一句话,叫“无巧不成书”。即便如此,《雷雨》中的人物设定以及人物关系,也可以说是将戏剧性极致化了。

对习惯了高度还原生活的影视剧的观众来说,接受这种戏剧设定也许有点困难。这和年轻观众不接受传统戏曲的原因可能也有相似之处。“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转个身说几句独白就算是不能告人的心里话,这和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能接受戏剧的程式化表演,没准能发现一个新的艺术天地,那个天地也别有洞天。

至于剧中不合伦常的感情能不能进入教材?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好争论的,进不进那都是一个事实。不让它进教材,就相当于我们闭上了眼睛,那也不能改变事实啊,还不如大大方方当个文学作品欣赏好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雷雨》为什么可以入选高中课本?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