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排行道树,和它们中间的马路

这条马路上的行道树长得真叫千姿百态。

先是两排国槐。

这些国槐有粗有细,有高有低,长得很是随心所欲。

你跟左边的关系好,你们俩恨不得肩膀挨着肩膀;我就跟右边的关系铁,我们还巴不得说说悄悄话呢。

你还那么矮,高度只有一点点,你着急分什么叉啊?我一定要长得足够高了再分叉。

你那么拘谨的站姿真让我看不起,我觉得扭曲着身子吊儿郎当地站着才有个性。涨姿势的图片

你往马路中间倾斜,我偏要向人行道附身……

反正这些国槐吧,就看不到一棵姿态挺拔的。

这般自由散漫,那是要付出代价的。

图片

有些树过早分叉,还非得把枝条向马路或者人行道伸过去,不是影响了车辆通行,就是妨碍了行人走路,那就只好挨上一刀了。还有些树原本算是把叉分对了地方,谁知却影响了半空中后到的电线,只好也挨上一刀了。树干上被砍掉枝条后留下来的伤疤,多少年过去了,依然清晰可见。好在它们似乎也不怎么在乎,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模样。

这些国槐作为行道树,在这条路两边已经站立了很久了。它们屈曲苍老的枝干,能看到岁月留下的印迹。

有段时间,我差点以为国槐就应该是这般姿态,也只能是这般姿态。直到前几年,我在大明宫遗址公园里边,见到了成片成片高大笔直整齐划一的国槐,我才知道竟是我错了。

老实说,国槐作为行道树,能长得这么随心所欲,还是很少见到的。

中间有四棵法桐。这四棵法桐跟国槐似乎来自两个星球似的。。

它们高低粗细都差不多,主干笔直,在差不多的高度上开始统一分叉,形成了差不多大小的树冠。它们算是这条路上难得的注重仪态仪表的树木了。

图片

我略一观察,明白了。法桐的后边是一家单位,当初这家单位在大门两侧对称地种上了四棵法桐。单位一般都有后勤部门,它们就会有人关注照顾,加上数量有限,难怪长得齐整。

接下来是两行女贞,再接着又是两行白杨……但依然高高低低,粗粗细细,极不匀称,算是和前边的国槐遥相呼应,保持了同一种风格。

我猜当初为这条马路选择行道树时,一定捉襟见肘,没有什么余地。现在这些看起来东拼西凑的乌合之众,当时也是筷子里拔出的旗杆吧。

行道树长得随心所欲,马路本身也不够宽阔,也不够笔直。

这是老城区里边的一条马路。

早年规划的时候,路大概是可以给两边的厂房或民居让道的。路就只好在不该拐弯的地方拐个弯,或者在遇到厂房民居的时候来个瘦身法。在有些地方,路边本就不够宽阔的人行道,还用几级台阶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最夸张的地方,两人擦肩而过似乎都得侧着身子。

人行道的地面,当然也是铺着砖的。下雨的时候,你从上边走过,一不小心就会踩到一块松动的砖,你的鞋子和裤腿就溅上了泥点子。即使你再小心,这也是难以绝对避免的。

图片

这些砖规格倒也统一,可惜颜色真是杂乱。原本是青灰色的砖,后来里边就混有白色的、紫色的、红色的。不用说,这是修修补补的结果。

还别说,如此一来,这条马路和两边自由散漫的行道树还显得挺搭的。

只是委屈了盲道。

盲道不时就得小小地拐个弯。曲里拐弯的盲道,大概会给盲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吧。尤其在那些非常逼仄的路段,盲人可怎么行走啊?

我可能真是想多了,替盲人瞎担忧了。我在这条道上走来走去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看见过一个盲人用盲杖在盲道上探路。也许盲人也知道这条马路对他们不够友好,干脆就对这条马路望而生畏,于是就躲着走了?

这样一条马路,我并没有觉得它寒碜。在我眼里,它很像穿着家居服窝在家里的人,不精致,更说不上好看,但舒服自在,也显得亲切,烟火气很足。

我觉得不管是行道树,还是马路,跟我也都挺搭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两排行道树,和它们中间的马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