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硇石楼故事

导游员说,王硇有四大看点:古石楼,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枫山红叶,古寺道教文化。于是我们跟着导游,听着故事,穿行在王硇村。

王硇村始祖王得才,原籍四川成都府两岗村, 明永乐年间奉旨押运皇纲, 途遭响马劫 掠 ,恐朝廷问罪累及家人,遂率家眷转避落凤山下,垦荒置产,繁衍生息,渐成村落。 因选址山硇上 ,称王家硇, 后称王硇。

王硇村非常隐蔽,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山下根本看不到这个村子,古人风水上说这样的地方聚风聚财,王家祖先很讲究风水。涨姿势的图片

村南有一座高山,酷似古代官印,称官印山,又叫官帽山,它像王硇村的一个屏风,隔断外界的喧嚣。官印山前是青龙山,长1000米,康熙(碑文?)记载,青龙山是王硇村的一条龙脉。我们可以看到起点,看不到终点,古称,神龙见首不见尾。也叫落凤山,因曾经落过一只凤凰而名。后改名红枫山。

红枫山环村,海拔980米,山上长满野生的黄栌树,每年十月份,黄栌树的叶子就会变红,满山红叶,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据导游说,这里有万亩红叶,所言不虚。

山下有奶奶顶,建有12座庙宇,主要有三霄元君殿,供奉送子奶奶,非常灵验,香火旺盛,也是道教文化的一个宣扬地。

西面有一座山,叫笔架山,像古人放毛笔的一个笔架。也是王硇村的一个红叶观赏点。

进村街口有一台石碾。导游介绍说,村里有石碾20多台,现用的只有两台。这台石碾现在还用着。仔细看,碾盘上确实还有碾压谷物留下的痕迹。旁边是砖石垒砌的方形仓,下有小方口,旁有古老的风扇。碾压过的谷物倒进仓里,旁开风扇,可以吹离谷糠。正是碾米机的原型。这样分离出来的米原汁原味,熬粥非常好!我们一起去推石碾,寓意财源滚滚来。碾子是青石所做,号称青龙,一般放在街上。村里还有石磨,是白色的,一般放在院子里,号称“青龙守街,白虎镇宅”。

村里有古石楼群建筑区域,与北方建筑不同,一律瓦顶,类似悬山顶,两山头加瓦起翘,侧看成线横成弧。因为王硇村祖先王得才是四川人,故最初所有的建筑都带有川乡蜀宅风格,号称太行第一川寨。

王硇村最高的石楼,高18米,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地下是储存室,上面是居所。1919年始建,至1931年建成,历时12年。石楼用整齐的大块的石英砂岩建造,这种石头质地坚硬,上千年不会风化。墙体厚80到120公分,红石垒就,白灰勾缝,隔热隔音,冬暖夏凉。

王硇村有600多年的历史,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王姓子孙已有24代。

王硇村建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东南缺”,东南在八卦上是“巽”位,在风水上说是顺风顺水,招财进宝的位置,这里的院落都把东南角缺出来,说是为后代留下东南角,让子孙后代顺风顺水招财进宝。这也许就是风水上说的“有钱难买东南缺”。从外面看,这些缺出来的角错落有致,形成深巷。而这些角落又有防御功能,俨然一个“掩体”。冷兵器时代,这里可以暂时藏身,躲避暗箭,也可以趁敌不备时反击。

导游说,整个王硇村的建筑都带有防御功能。因是祖先隐蔽到这个村里,所以每一处建筑每一个细节都把“防御”功能放在首位。

这些石楼院院相连户户相通,每家每户都有后门,家家都有暗道,不用走街串巷便可以走遍整个村庄。且村里没有死胡同,道路四通八达,是一个迷宫式的建筑群,每一条小路都是弯曲的,让人一眼望不到头,条条小路都可以通向村外。

王硇村的建筑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有一些明朝晚期建筑,墙体石块大小不一,且纯用石头建成,不勾缝,用小石头砌缝。这也可以让我们想到王硇村的老祖先不懂北方建筑,仓促间起房盖屋的情形。

王硇村的每一个三岔路口都设有耳房,也叫碉楼,打仗时可以观察敌情。也可以当枪口和箭口使用,又名天圆地方屋,同时又像一个小小的闺房,不仅具有一种空间形式美,而且具有一种追求与宇宙和谐合一的意境美。

这些建筑的门楼非常有讲究。导游重点介绍的是门楼中的门当和户对。门当,就是放置于大门两旁的一对石墩,位置在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的作用。门当有方形的,方形是文官家,有鼓形的,鼓形是武将家。文革时期,整个村庄被破坏,好多门楼上的木质雕花被毁。这个保存最完整的也最气派的门楼是一个武将家的,两个门当鼓形,是典型的清朝门楼,仅存的也就是门当和户对了。户对是蝙蝠形,寓意多子多福。门当和户对代表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从中也可以看出家庭贫富。据说儿女结亲时要派人偷偷看一下人家的门当和户对,来判断对方家庭的身份和地位。

再就是门楣两侧的砖雕,福禄寿喜的多,而这家比较有特点,砖雕上刻的是哮天犬,一个半月形,代表初一,另一个圆月形,代表十五。这里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嫦娥举办生日宴会,邀请二郎神参加,二郎神自己上了天,把一直跟随自己的哮天犬留在地上。二郎神那天多喝了几杯,就在天上待了一天。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哮天犬在地上一边看守门户一边盼着主人早日回来,从初一盼到十五,一天又一天,直到主人回来。所以这个砖雕也寓意忠实。

有一个普通的门楼,虽已破旧,但屋脊兽很有特点,左边是鱼,右边是龙,寓意鱼跃龙门。村中英雄王忠信故居的门楼,也很有特点,门楣上嵌着一块罗马表,斗框边的彩绘是四郎探母。罗马表的下方原本有一个玉佛,不知何时被盗。只留下边框,罗马表因为是镶嵌进去而免于被盗,保存至今。文革时,因为门匾上有刘伯承题字“为民立功”,红卫兵小将望而却步,这家门楼才免遭破坏。

这里有一条巷子,人称“伸曲巷”。据说,前面人家盖房时,因循地势,房屋门前凸出来,建有影壁墙,后面这家盖房时就盖成了凹弯的,这样就让出来路保证农耕和红白喜事正常进行,与“六尺巷”的故事如出一辙,这也是体现王硇村和谐礼让的一个巷子。在风水上这里又形成一个“玉带环腰”。房屋虽然外面是弯曲的,但是里面却是直的。

这里的建筑还有一些墙角是圆形的,类似伸曲巷,据说是古时用驴车运粮草,怕粮草车被小巷卡住,于是把墙角设计成弯的。有的墙角下圆上方,像被切去了一角,所以称“转弯抹角”!

村里住户不多,常住人口有100多人,这里曾是抗日革命根据地。刘伯承邓小平曾在这里居住抗日,村里至今保留有刘邓居住过的房屋。抗日高级小学,抗日县政府,地下交通站,都设在这里。

抗日时期,高级小学没有固定地点,够搬到王硇村,设高小和初小,高小是5到6年级,初小是1到4年级。现在这所院子里设有四个展馆,农耕文化展室,民俗文化展室,红色文化展室,家风文化展室。

抗日高小是一所五谷三的院子,平房,院子里有水窖,储水用。这也是现今保存完整的最大的一个院子。木格窗,木扇门,古朴干净。

沿着石阶而上,抗日县政府门前,导游员让我们回头看石楼顶上的鱼鳞瓦。所谓鱼鳞瓦,是说楼顶瓦的排列是瓦口向上,不像我们北方盖屋顶时瓦是扣着的。鱼鳞瓦楼顶非常整齐壮观,在日光里舒展随意地站着。不禁感叹这样的屋顶历经几百年竟依然完好。

抗日县政府,1937年时没有固定驻所,王硇村比较隐蔽,因此1938年搬到这里。这个院落主人古时也是本村一个富户人家,由墙外的拴马石可见一斑。墙外一连三个拴马石,最右边是一个桃形的,是主人用的,中间的是石榴形的,是客人用的,最左边那个是斗形的,是公用的拴马石。

地下交通站,是一个一进七全院,就是七个院子相连,每个院子都有后门,出行联络非常方便,也是抗战时期接待领导的地方。

西房是一个绣楼,据说古时家里的女孩儿13岁上去,一直到出嫁才可以下来。

王硇村现已声名鹊起,其特殊的地形和建筑,吸引了游客,也成为一些影视拍摄选择的地方。

在这个初春暖暖的日子里,穿行于太行山深处的古村落王硇,听着这些古老的故事和传说,留恋于石楼小巷间,宁静安然。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游客,根植于内心的是对先人的敬畏,对革命前辈的敬佩和作为一个太行山人的自豪!

回去时,湛蓝的天空飘着几缕白云,远山,近树,深巷,飞鸟,有情似故人。观山览水之路上,此行不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王硇石楼故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