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牌上出现错误实不应该

怎么让一个景点深入人心?除了挖掘神话传说这个资源外,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吧。

站在西岳庙入口前面,一般人自然都要先看一下门口的介绍。但游人看到的第一块标识牌,上边就出现了问题:

涨姿势的图片

就是第二行最后,“迄今”一词中就出现了一个特别明显的错别字,把“迄今”的“迄”,写成了“讫”。

迄今[qì jīn]是“到现在”的意思,常见的词有自古迄今、迄今为止等。而讫[qì]是“(事情)完结”的意思,常见的词有“收讫,付讫”等。

两个字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相差甚远,怎么能用错呢?若是打字,电脑直接就给匹配好了,想出错都不可能。这样想来,标识牌应该比较古老了,当时的底稿还是手写的吧。

那就是说,它的问世起码经过打底稿、录入、校对等环节吧,这样还出错,不是更不应该了吗?

 

“供奉”“金碧辉煌”也写错了。再说了,这是要制成牌子放在西岳庙入口处,长时间给游人提供参观信息的,又不是我们随手写下来,以后自己也未必看的东西,不是更应该慎重吗?

还有倒数第六行的“宝莲灯”“雪映宮”之间的顿号,也纯属蛇足。

标点符号用法明确规定: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比如以下几个例子:

示例1:“日”“月”构成“明”字。

示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示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可见,表示并列列举时,那么两个引号、两个书名号之间是不加顿号的。原因在于,对于并列列举来说,两引号、两书名号之间的空隙,足以在视觉上达到顿号起到的分隔效果,因此不需要额外添加顿号。而且,额外添加顿号反而会使空隙过大,影响视觉效果。

至于上边的“通常”二字,指的是这种情况: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比如下边的例子:

示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5: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明清也错。还是那句话,自己写自己看,错了也就错了,在供公众看的标识牌上出错,就是不应该的。

这还只是西岳庙门口一块牌子上的问题,我还在其他的标识牌上发现了其他问题,比如全角标点和半角标点在同一个标识牌上混用等等。

这么重要的地方,这么重要的标识牌,却出现了这么多弱智的错误,真是一万个不应该。

唉,我可能又犯了语文老师的职业病了。

 

值得夸赞的是西岳庙里边的厕所,干净,宽敞,占地面积很大,让我想起高速服务区里边面积惊人的厕所了。但绝大多数服务区的厕所没有西岳庙里边的干净。

我对厕所发感慨,可能也跟前两天去万达看电影有关。影院里边的厕所,局促逼仄得不行,永远在排长队,过道只能走一个人,两人相对而行就得侧身而过,让人的心都紧缩成一团了。

西岳庙里边的厕所给我留下良好印象,也有可能是游客太少的缘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标识牌上出现错误实不应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