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当下,我可真欢喜

从去年10月13日开始,周更群的小伙伴互相陪伴着彼此,一起跨过了2022年,一起迎接了2023年。

今早起来,发现Linda昨晚给我发来的消息,说因为加班太晚了,来不及打卡了,要申请延期。我反手就跟精灵树发起群聊,Linda第9周的开始我就跟她沟通过,本期的两张道具卡已经用完,后续务必按时更文打卡。但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意外果然一定会出现的。精灵树说,没有道具了,那可以霸道延迟,跟Linda解释一下规则,接下来就看她的了。涨姿势的图片

昨天晚上,春春找我,她问我还剩几篇才算挑战成功。富有勇气的春春,在第7周的时候重新发起挑战,在剩下的7周时间里要完成12篇千字更文。这对于曾经日更30天挑战成功的春春应该不算太难,但是就算不太难,忍着不打卡,也可能会完不成。春春之后的6周都在按一周一更的节奏打卡,让我着实为她捏了一把汗。昨晚我和精灵树都在犹豫,你问我来,我问你,到底咱们要不要再提醒一下春春。她可是还剩余4篇呢,就剩不到4个小时了。没想到在我俩放下内耗,决定还是看春春自己的时候。她来找我了。而且,在我告诉她还有4篇之后,她云淡风轻地说,刚刚已经打卡3篇,那就剩最后一篇了。哇,这波操作,简直太牛了。我也跟着松了一口气,跟自己完成了似的开心。

还有精灵树的对象,这位兄弟也是非常契合周更自由行模式的选手,因为他可以一天打卡4篇。就像他在更文中说的“说来也奇怪,一旦开始写,文字仿佛自己一句一句就蹦出来了”,我确定他不是在凡尔赛。我在持续日更之后,也时常会有这样的状态,文字借由我的手,自己跳出来。

三个月一期的周更之旅,仿佛正在加速。似乎前一阵子才写完14.0运营小结,这么快又要写15.0的运营小结了。说回运营本身,我们好像有些“怠惰”,由于一期又一期的观察下来,小伙伴们来来去去,留下来的多是老更友,大家是自己愿意写,愿意在这里以文会友,但是因为工作忙碌等种种原因,愿意参与活动的人反而是少了。所以我们尝试了“轻运营”,这次的活动,是周更好文自荐,完成参加动作的小伙伴3人,精灵树直接把奖励图书发给他们三个。

周更新人春春之前在更文当中有说过一个词形容周更社群“有鼓励但不强求”,让我对运营又有了新的感悟。我相信小伙伴们来到这里的时候,都是抱着美好的愿望,希望在这里,能够养成写作和记录的习惯,能够不惧表达。可是,这样的美好愿望,可能只在开始的阶段存在,“热情似火”,故而容易被平淡吞噬,社群的存在,是为了让大家在平淡之中,依然发现有人一路同行,互相陪伴,有人在持续做到,写作和记录,哪怕文字也只是平平淡淡,但是凡是记下来的,都是整个世界、整个宇宙的独一份记忆。

我家队友不知不觉中,也已经写完了3期周更,从13.0到15.0,他写了36篇千字文,在15.0的最后一篇当中,他已经开始畅想“16.0,要换一种周更写法”,还让我敬请期待。那我就期待吧,虽然和他做同桌,但是其实并没有正经地互动反馈,这就算是他作为家属必须要做出的牺牲吧。

我同时作为周更更友和周更合伙人,双重身份让我可以同时感受到规则和人性之间的拉扯。作为社群来说,规则是一定要有的,也一定要执行的;但是作为人来说,情感也是一定要有的。所以才会有道具提供的补救措施,才会有私聊提醒。但是仅仅有这些,远远不够,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更友们自身,更友们想写,更友们想要一点一点地打磨自己的写的能力,想要一字一句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行,想要一篇一篇地持续下去反向促进工作和生活,持续的时间足够久之后,生活和我们自己也许早就已经变化,而我们却没有发觉。

精灵树常常说,咱们这里是来去自如的,大家不要有心理负担。能在这里播下一颗种子,然后即便不在这处土壤当中生根发芽,也没有关系呀,天下之大,重要的是大家的成长和幸福。我们提供的,是辅助,是陪伴。当然,即便给自己定位是不那么高大上,而只是朴实无华的“服务”,当收到比如来自魔都的文子特意给我发来的感谢一路督促和陪伴的话语时,每每都是满满的感动和开心。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周更社群能持续多久,精灵树好几次都提到小伙伴们提到的“百年老群”,常常让我觉得,啊,我们还可以继续运营下去。不过,不看太远的未来,就看当时当下,每一期,只要还有除了我和精灵树之外的小伙伴在,我们都会继续办下去。时间过得越久,我就越是感觉,大家通过文字建立起来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越来越深刻。我们在一起,合力打造出了一个周更共同体,我们各自在不同的坐标努力,但同在这个场域表达,影响彼此,激励彼此,陪伴彼此。

就像昨晚,帝都的萝卜姐突然给我说:“好巧呀,荃姐,我昨晚也买了耳环啦。”那个当下,我可真欢喜,谢谢萝卜姐的分享。

谢谢周更的小伙伴们,感谢有你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那个当下,我可真欢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