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闪闪发光的时候吗?

涨姿势的图片开始追《快乐再出发2》了。

在第三期里,王铮亮在冰天雪地里拉着手风琴唱起了朴树的《白桦林》,那画面简直太美了。

晚上,哈尔滨的室外,一片白桦林里,王铮亮抱着手风琴,深情地唱着《白桦林》。每个词从嘴里唱出来时,都伴着哈出来的一股白气,可见天气的严寒程度,让我忍不住担心他的双手会不会被冻麻木了,导致按不准音呢?

我一个纯粹的外行,听不出来王铮亮手风琴拉得有多好。在我蠢笨的耳朵里,他们六个人随便哼唱的一切都是美的。

但是,站在一边欣赏的王栎鑫居然能哭成那样!王栎鑫说他是被王铮亮的琴声感动的,他的琴怎么会那么美好呢?这是来自同行的肯定,那证明王铮亮的手风琴一定是非常优秀的。

还有来自陈楚生的肯定:很多人都忘记他(王铮亮)是手风琴冠军。王铮亮是1995年“波罗的海国际手风琴比赛”青年组金奖获得者。

王铮亮在民宿里看到手风琴的时候,眼睛一下子发亮了,就像苏醒和张远所说:我们什么都不是,就他是发光的。

在回房间的路上,在夜晚的白桦树林里,王铮亮背着手风琴,边弹边唱了一曲《白桦林》,赢得了在场所有同行发自内心的赞叹。

我是一个对乐器一无所知的乐盲。可是,我也搞不清楚自己心里是怎么对乐器排队的,它们也让我分成了三六九等。比如钢琴、大小提琴这些,我就觉得是高级的乐器;唢呐、二胡就是普通的乐器。难道我崇洋媚外吗?好像也不是,古琴、琵琶也很高级啊,口琴、手风琴在我心中的地位似乎就比较一般。我这种感觉到底是从何而来的?简直莫名其妙。

当然,口琴和手风琴到底是中国乐器还是西洋乐器,还是有不同说法的,可能都是从我国古代的“笙”演变而来的。

我好像有答案了:乐器在我心中的地位就是按朴素的“远香近臭”来分类的。

我认为高级的乐器,都是小时候见都见不到的。我觉得普通的乐器,那就是在我普通的生活中也能近距离接触的,比如唢呐、二胡这种民乐器,过去在农村的婚丧嫁娶中都能见到听到;手风琴在我上中小学时,那就是音乐老师的标配;至于口琴,在某个历史阶段,好像每个年轻人都有一个,都能随时从口袋里掏出来吹出几首歌似的——都这般普及了,那还有什么好稀奇的?

“远香近臭”可能是人类认识中的一个误区,比如我们都容易对身边的一切漠然,却对远方的一切向往不已,这就是风景在远方、生活在别处吧;比如我们对日日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冷漠不耐烦,却被陌生人一句温暖的话感动得不能自已……

这真是一个极其糟糕的认识误区。

王铮亮在夜晚的白桦林里,自弹自唱《白桦林》时,让我意识到手风琴的美好,这是他又一个发光的时刻。

在《快乐再出发1》里,在最后的演出中,王铮亮的音乐才华就让他发过光。就像苏醒说的:你们找任何音乐人合作都行,我只要王铮亮。

对了,还有春晚。

我已经几年不看春晚了?不记得了,但我记忆中最后一次看春晚就是王铮亮唱《时间都去哪儿了》那一年,这首歌也是那一年唯一留在记忆中的作品。如果没有这首歌,我可能会以为自己也没看过这届春晚。

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段,让别人以为他是闪闪发光的,无疑是非常幸福的。而王铮亮拥有很多这样幸福的时刻。
很巧,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段视频,那是一个叫延连海的电焊工人的发光时刻。

图片

在山东东营,40岁的延连海是一名电焊工人,因喜欢书法从小自学,至今已有30余年。春节前,他在工作之余就地写了30副对联,免费送给村里老人,字体丝滑非常好看。延连海说,就是一张纸的事,不值钱,让老人们喜庆一下,自己也充实。

看到一个普通人提笔写字那一刻,美不胜收的毛笔字在他的笔下诞生,带着掩藏不住的喜气,好像有生命似的。毫无疑问,这就是延连海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而且多多益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你有闪闪发光的时候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