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风刮过,大雾散去,我亲爱的朋友们,请永远自由如风。

上个月去现场看了一档综艺,非常喜欢,现在看到开播了,速速前来推荐给诸位——《我们民谣2022》,虽然现在才上线第一期,已是满满感动。(有的人看完春日玫瑰的live回家后立马打开手机看节目,自己认可自己是乐迷,嗯嗯)

 

节目里既有年轻一代的人气民谣音乐人陈粒、陈鸿宇、谢春花和房东的猫等,又有民谣届的中流砥柱张玮玮、丢火车等,还有老一辈大佬万晓利、钟立风和周云蓬等,更有许多人90年代的校园青春记忆比如老狼、水木年华和叶蓓等老师。覆盖面之广,可谓是想让每一个时代听民谣的人,都听到流泪。

涨姿势的图片

 

很幸运地我录的那期喜欢的老师们都还在。那天晚上走出录音棚,我就有很多想说的了,毕竟民谣是我的校园青春。今天看完第一期节目,更是感慨万千。

 

 

 

 

大约是大二下那会,进入2017年,19岁的我,那是我最喜欢周云蓬万晓利钟立风的时候,也是我最讨厌民谣的时候。当时民谣之风盛行,民谣小酒馆遍地开花,有被一些网络民谣狠狠土到。年轻气盛,写下《我讨厌民谣!》怒骂这些现象,谈论做音乐和听音乐都要有审美。

 

至今仍深以为然的是,民谣是民众的歌谣,不需要太多音乐性和技巧,普通人写、普通人唱的歌,应该唱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怀,而不是唱尬出鸡皮疙瘩、辞藻华丽却不知所云的土味情话,装忧郁深沉,把虚无缥缈的情情爱爱当作生活去歌颂。

 

当然,节目也给我带来一些改观。我曾经理解的民谣,是普通人中有天才如钟叔万总周老师等能将民谣带领到一个音乐性和文学性集合的高度,或者是巧妙如《米店》,普通人漂泊时的爱与孤独。但我现在理解的民谣,是包罗万象依然纯粹,是属于每个人细腻平凡的梦。

 

 

六七过去,大风刮过,大雾散去,曾经嗤之以鼻的人仍然在坚持做民谣。原来真实的接地气与肤浅的土只有一念之差,大部分的民谣一直都是那些看似谁都能写的简单和弦,但演唱者的表达和歌词背后真实的故事不可替代。创作水平有高有低,审美有偏见,唯有好听和真诚是真理。

 

 

好像反而是因为现在民谣不火了,我才有机会在一档节目的线上线下,齐齐听到我青春里最爱的那些声音,这是幸与不幸。也许我永远只有自己的偏爱,但看到这样真挚的舞台,此刻的我衷心希望民谣越来越火,越来越泛滥,越来越简单,而厉害的音乐人拥有一片商业化的沃土,亦会越厉害,而这片不赶客的沃土,又能培养生生不息的下一代。

 

 

当赤诚的少年理想变作空想,当浪漫的银河回归白昼,当流浪的晚风被吉他弦碾碎,当旧时光变一只纸飞机,当飞机划过天空后被遗忘,请永远,用最朴实的音乐,去描绘、去表达脆弱而美好的东西吧,我亲爱的、永远自由如风的民谣音乐人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污话社 » 当大风刮过,大雾散去,我亲爱的朋友们,请永远自由如风。

赞 (0)